第六二三章為什么
雖然大同距離比登州更近一些,然而問題,侯恂的情報有誤,宣大總督盧象升并沒有在大同。
而是在林格爾土城,不現在已經沒有了林爾格爾土,而是擁有了原來的名字,叫盛樂。
在去年蒙古大軍南下,天雄軍在山東軍、浙軍、以及山西軍的幫助下,成功打迎了這場反擊戰,位于蒙古人控制的四王子旗,既四子部落,此地為察哈爾部林丹汗右翼屬地,哈布圖部落。
原本矮小破落的土城墻,已經被推倒了,原本這座小城里的垃圾、牛糞、以及馬糞被清理干凈了。
林格爾土地,其實是一座建立在糞堆上的城池,這并不是無疑污蔑,也不是調侃,而是事實,當天雄軍控制這里的時候,意外的發現,整個城池的糞便厚在一米多。
當然,天雄軍接手以來,這個林格爾土城的名字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則是盛樂。盛樂城的面積比原來的林格爾土城大了三倍有余。
盛樂有成為一個強大城市的一切資源,水的話有塔布河,也有呼和淖爾和查干淖爾兩大湖泊,而且是咸水湖,可以曬鹽。
周圍有煤炭、鋼鐵和大量的森林,在盧象升的戰略中,這里地處蒙古中部,地理位置優越,而且是陰山山脈南下的唯一通道,扼守住盛樂,就可以更好的保護好長城防線。
這段時間,盧象升也在反思,當初成立天雄軍的時候,天雄軍的實力是強過全家軍的,當初全旭才兩千余人馬的時候,天雄軍是一萬余人,足足是全旭的五倍之多。
可是隨著短短五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全旭的遼東新軍已經成為大明人馬數量最多,戰斗力最強,裝備最好,實力更大的龐然大物。
盧象升和天雄軍的將領們,也產生了危機感。
當然,盧象升與全旭最大的區別是,他并沒有錢,在看到林格爾土地周圍的土地時,盧象升決定在此成立一個軍鎮。
這個提議獲得了崇禎皇帝的批準,而且崇禎還從私庫里拿出了二十萬兩銀子,在原本的歷史時空里,盧象升沒有可以學習的對象,他不知道如何去發展。
在這個時空,他就有了可以學習的對象,那就是全旭和遼東的發展模式,當盧象升要在盛樂建立天雄軍的基地時,很快就獲得了天雄軍將士的一致擁護。
憑什么遼東新軍可以吃香的喝拉的,我們偏偏要吃糠咽菜?
雖然說這里的氣候寒冷,土地貧瘠,并不太適合耕種,可問題是,這里地方大啊,人均三百畝,足夠天雄軍安置一兩萬人。
為此,盧象升學習全旭,湊集資金,修建盛樂城,在關鍵時候,一個冤大頭出現了,那就是公平軍的崔成友,崔成友,現在成了長城一線,最有名的大商人,麾下有三千多人的馬隊,擁有龐大的貨源。
盧象升從崔成友的貨源,就看出了這個崔成友一定是全旭的人,要不然,他會把眼睛扣下來當泡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