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了一副要襲擊湄沱湖的樣子。
全家軍總參謀部也出現了情報的誤判,調集一個師兩個旅的兵力,準備在湄沱湖北部伏擊建奴。
結果,當建奴遲遲沒有發動進攻,反而人去屋空。
全旭在急短的時間就做出了判斷,他立即下令全家軍的第三步兵師北上準備截擊建奴,以騎兵尾隨追擊的方式,給建奴放放血。
現在西北蒙古人的力量太弱,林丹汗死后,他的兒子額哲比起他的能力差點,林丹汗都不是建奴的對手,更何況額哲?
一旦建奴主力北上,他在阿爾泰山附近,突厥里的發源地可以得到極大的休整,能不好會卷土重來。
那個地方太邪性,漢人無法立足,卻是柔然、突厥的興起之地。
這場追擊戰是戚元弼負責,具體打成什么樣,讓時間去驗證。
四月上旬,全旭率領他的五千名親衛,以及氣象火箭軍抵達北京南部的良鄉縣,全旭準備在良鄉縣實施人工降雨。
氣象火箭軍的發射陣地,方圓十幾公里,有時候需要幾十公里范圍,既防止百姓靠近,也防止技術泄密。
最關鍵是,布置好發射陣地,需要氣侯合適的時間,才能取得發射既中,中既下雨情況,一旦火箭降雨失敗,全旭不知道那些大臣們會生出什么樣的幺蛾子出來。
氣象雷達發生冷云向良鄉縣境內移動,不過帶來的不是貴如油的春雨,而是要命的冰雹。現在,全旭就是要將要命的冰雹變成救命的雨水,當然,前提是冷云真的往這邊移動。
好不容易部署好了火箭炮,還來不及放松放松,突然聽到遠處傳來陣陣慘叫道:“住手,住手,我不是刺客,我對侯爺全無惡意!”
全旭擺擺手,他用望遠鏡已經看到了,被親衛抓住的三名所謂的刺客,為首的是一名五六十歲,白發蒼蒼,滿臉皺紋,身上穿著一套黑白相間的衣服,精神抖擻的小老頭,小老頭身邊的兩名青年倒是五大三粗,不過他們三個人想要刺殺全旭,那也太可笑了。
就在全旭望著對面的時候,那名小老頭手一揚,從袍了里取出一個普通風箏大小的竹鳥,然后仿若無人般撥弄起來,接著他的手一揚,這只竹鳥雙翅一振,呼一聲沖天而起,飛起二三十米高,當那個大竹鳥拍打著翅膀飛到全旭的面前的時候。
全旭的眼睛瞪得比豬尿泡還大!距離這么近,他自然看得清楊,那只大竹鳥是用薄如蟬翼的竹片膠合而成,做工極其精致,可謂巧奪天工,線條極為流暢。
當然,這只是表面的,內部肯定還有更加巧妙的機關,不然這玩意怎么可能飛得起來?
傳說戰國時期,宋國都城被楚軍圍得水泄不通,協助宋人守城的墨家用木鳥跟外面聯系,傳遞信息,以前他一直以為純屬扯淡,一頭跟紙飛機差不多的木鳥,怎么可能飛得起來呢?但是這只竹鳥卻證明,兩千多年前的傳說都是真的!
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這也太逆天了吧!
三娘子用力眨著眼睛:“我該不會是眼花了吧?我一定是眼花了!”
那只竹鳥大概是飛過癮了,輕飄飄的落在全旭面前一米多的地方。
全旭擺擺手,親衛放開這三個人,可以說,現在的全旭親衛部隊,清一色五六槍族,五千余人馬,殺穿整個京城一點難度都沒有。
那名老頭來到全旭身前十多米的地方,站定雙手作揖道:“草民參見武威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