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江南才是逃稅的天堂啊,只不過,全旭并沒有派兵抵達江南,雖說全旭根本就管不到他們頭上來,但是并不妨礙這些江南的讀書人跳起來,吟詩作賦,撰寫文章,對全旭等人的行為橫加批判,詞鋒之犀利,咒罵之惡毒,顛倒是非本領之高強,無不讓人大開眼界。
只不過,罵全旭也是有代價的,在報紙上罵得兇的人,不用全旭出手,錦衣衛和東廠就開始干活了,現在錦衣衛可是跟著全旭發財呢,短短二三個月的收入,比以往幾年的收入都要高。
而且跟著全旭的三個錦衣衛千戶所,抄家的時候,他們也沒有少撈錢,只要他們的名字罵了全旭,錦衣衛就馬上調查他們祖宗十八代,把他們偷稅漏水的欠款乘以十,然后進行追討。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看著全旭這么會弄錢,馬上又派出東城千戶陸文召,直接下江南,曹化淳也吩咐江南各地的鎮守太監追討欠稅。
這下好了,追討欠稅形成河南、直隸、江南幾乎蔓延全國三分之一的地方,除了云貴和福建、廣東、廣西沒有動靜,就連浙江也開始動手了。
東林黨的圣地,東林書院。
因為福王的太子之位,國本之爭,被萬歷一腳踹回老家種紅薯的顧憲成抱著一種憤世嫉俗的心情創辦了東林書院,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將這種心態傳播開來了,幾十年后,這顆毒苗一路瘋長,覆蓋了大半個大明,把根扎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瘋狂地汲取著養分,開出來的卻是毒花,結出來的同樣是毒果。
東林黨人的座右銘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而他們也確實是做到了事事關心,比如說皇帝要選哪個女人當皇后,要立哪個皇子當太子,要重用誰罷免誰,沒有人比他們更關心的了。
他們事事關心的結果就是把每一件事都給搞砸,當局勢壞得無以復加的時候就指責是皇帝任用佞臣,沒有重用他們這些東林君子,所以責任完全在皇帝的身上!
從宋朝開始延續了近六百的的崇文黜武之風在明末達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孕育出了東林黨這么個怪胎,文人凌駕于國家之上,他們寧可讓整個國家完蛋,也不肯負任何責任,更別指望他們為這個國家犧牲什么。
但是現在,東林黨那至高無上的權威似乎遭遇了強有力的挑戰,這讓東林黨和他們背后的大金主都感到不妙,所以都座到一塊來了。
經過密謀,錢謙益和阮大鉞的提意,終于獲得了支持,他們決定倒閣,建立一個敢懟全旭的內閣。
這是東林黨拿出最好的辦法。
可問題是,這樣可以解決問題嗎?
崇禎就像一條鯊魚,被全旭一點一滴養刁了,在有了錢之后,他開始大刀闊斧改革京營,原本以為七八萬京營,又被崇禎砍了一半。
多余的人馬和往常一樣,扔給了全旭,全旭隨手送到了呂宋,為呂宋的開墾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段時間,全旭沒有離開洛陽,因為現在的唐王,也就是歷史上南明的隆武帝朱聿鍵,他和周王也有的一拼。
不等全旭動手,又帶著親衛和侍從,一口氣跑到了洛陽城,同時屁股后面還跟著南陽府一大票官員,這些官員都是為了監視唐王府的。
藩王和全旭見面,這可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