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瘋狂的是,這位唐王還撥出錢來幫那些佃農修葺房子,購置大批鋼制農具發放給佃農,嗯,對了,還要建學堂供佃農的孩子讀書識字!
他是嫌自家的錢太多,還是產生了錯覺,把那些泥腿子當成了大爺?
“我看啊,這位唐王準是中了邪了!”
“哼,依我看,他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這還叫沒安好心哪?如果這是黃鼠狼給雞拜年,你也給我拜一次好不好?”
“大概是他覺得祖輩刮地皮刮得太狠了,不好意思了,想彌補一下吧?”
“哼,他祖輩造的孽,他還得清么!”
“看看吧,看看吧!”
唐王府的舉動像是往湖面扔下一塊巨石,激起千重駭浪,整個南陽城都震動了,大街小巷,茶樓酒肆,到處都在談論他的事情。
平民百姓在驚訝之余又有幾分懷疑和不信,自認為見過世面的商賈冷嘲熱諷,而家有良田千萬頃的地主面色則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普通老百姓大概覺得是好事,但是對地主來說,卻是糟得不能再糟了。
唐王府拿出的勞動合同是一天管兩頓飯,每天干四個時辰的活,到農忙時節適當延長,每個月可以拿到八百文錢,這八百文錢在南陽府可以買下差不多兩石麥子,也就是三百七十六斤,這些糧食足夠養活一家人不用餓死。
雖然說,這工錢比遼東更低,可最誘人的是,如果給唐王府干活,子女可以到唐王府辦的宗族學堂就讀,妻子和女兒也可以到唐王府辦的工廠里工作,工資另算!
沒有在最底層掙扎過的人是很難想象這些條件對于一個窮苦的農夫而言有多大的誘惑,這下可慘了,那些泥腿子還不削尖腦殼往唐王府的莊田擠,他們的佃農很可能一夜之間跑得一個不剩的!
這是全旭給唐王支的招,他不用超過全記的企業,幸福是對比的,很多國人感覺漂亮國這也好,那也好,去漂亮國看看,他們連過的連狗都不如,心酸自知。
唐王府不用超過全記,只需要比其他地主好就行了。
由于唐王府的動作,這讓南陽府的佃戶產生了大量的逃亡潮,只要百姓愿意逃,唐王府接收不了的百姓,全旭要。
他們可以去呂宋,也可以去臺灣,也可以去瓊州府,那里分房子、分土地,也可以以兩成利息獲得貸款,購置牛羊馬匹和耕具。
在聽說南陽府有了可以直接移民的機會,盡管是去呂宋,可是聽說八百畝地,卻吸引了大量的百姓移民。
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有三十余萬人報名,南陽府的人口銳減到了八十余萬人,南陽知府迅速出臺規定:“撂荒三年,土地收回國有!”
地主們哀嘆田越來越難種了。
佃戶跑光了,有的地主也被迫選擇提高標準,適時的提高了佃農的待遇,讓他們吃得飽一些,穿得暖和一些。
唐王府所具備的一項獨有的優勢是,農戶跟唐王府的合約是有期限的,期限一到,農戶可以選擇續約,也可以選擇解除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