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五章該有的面子一定要給
全旭為整個墨家學院里鋪設了暖氣管道,不僅僅是教室,就連學生的宿舍、老師的宿舍以及教授別墅,都通上了暖氣,而且還可以隨時隨地使用熱水。
在墨鏵的印象中,暖氣和熱水只有城里的大戶人家才用得起。在來到遼東之前,包括他自己,十天半月能洗一次澡就不錯了,可現在,每天都可以享受一下泡熱水澡的待遇,在墨鏵的心中,全旭就是一個鋪張浪費的敗家仔。
盡管全旭利用工廠賺了很多錢,可是,那也不能拿錢隨便浪費啊,特別是水泥這種東西,盡管有了蒸汽機破碎機,可問題是產量依舊無法滿足遼東的需求,屬于昂貴的建筑材料。
全旭倒好,整個墨家學院,不僅修建了水泥混凝土建筑的墻,還鋪了十幾條大小的道路。教室和食堂四周的窗戶上全部安裝著晶瑩剔透的玻璃,上千名學生,身穿整齊而得體的褐衣服。
墨家和儒家從學術思想、衣著、禮儀都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就像服飾,儒家追求華麗,而墨家則追求常暖,以墨子的原話:“故圣人為衣服,適身體、和肌膚而足矣!”
其實在古代,褐”在古代,指的是用粗毛和麻編織成的短衣杉。是一種最劣等的衣服,稱“褐”或“短褐”,是用粗毛或粗麻織成的,為窮人所穿用,
全旭自然不可能讓遼東的大學生穿得破破爛爛,就送給墨家學院一批亞麻布紡織而成的衣服,這種衣服的樣式就像后世的牛仔布工作裝一樣,也分上衣和下裳,區別就是袖口可以束緊。
與儒家的大袖飄飄有著明顯的不同,這種服飾讓墨鏵感覺對未來的信心越來越大,穿著短幫靴,整齊的褐衣,一起向墨子的塑像躬身施禮。
望著眾多的學生,墨鏵與大徒弟顧巧奪和二徒弟霍天工異常激動。
墨鏵有些感慨的道:“千年滄海桑田,終于讓我們等到了好時候!”
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隨后墨家就被掃進了歷史的塵埃中,好不容易到了明末亂世,終于碰到了一個愿意接納墨家的諸侯。
關鍵是,全旭自己光明正大的建立了一個工業黨,在看過工業黨的理念和追求時,墨鏵感覺這個工業黨的理念,簡直就是白話版本的墨經。
墨家的理念就是兼愛非攻,而工業黨的那絕對是兼愛的忠誠代表,在遼東不僅僅有士兵委員會,負責保護士兵的利益。
同時也有工會,這個工會和后世的工會有著明顯的不同,工會的主要職責是統一工人,在全旭需要動員的時候,他們負責動員工人參加戰斗,平時則負責管理工人,全家軍軍中進行軍事訓練。
當然,如果遇到生活貧困的工人,工會內部就會進入人道主義援助,當然,這個工會需要繳納一定的工會費用,工會非盈利組織,工會的管理人員也都是志愿者,工會繳納的會費會在年底的時候,采購一部分物資,或是米面油,或是醬醋茶之類的物資,發放到工人手中。
在通過對遼東的考察,墨鏵感覺工業黨和墨家理念一樣,可以說是一家人,像他的大徒弟顧巧奪和二徒弟霍天工,其實也是工業黨的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