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八年九月二十二日,崇禎在登州登上了鄭和號戰艦,隨行人員分別乘坐四百余艘大小戰艦,開始浩浩蕩蕩前往遼東。
崇禎自從登基這八年多以來,這是第三次離開京城,這一次他走了北直隸的四個府,河南三個府、山東三個府,可是所過之處,除了全旭負責賑災的山東和河南還能看,可北直隸的幾個府卻讓崇禎有些傷心。
憑心而論,崇禎并不算是一個壞皇帝,他擁有極強的政治手腕,心思縝密,果斷干練,并且精力充沛,幾乎擁有歷史上所有明君的特征。
但同時他又剛愎自用、文過飾非、諉過臣下、嚴苛急躁、翻臉無情,永遠不惜以最陰暗的心理揣測別人。
崇禎的是非功過充滿爭議,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之一,“無力回天“這四個字,可以概括崇禎的一生。
崇禎皇帝寧可煤山自盡,也沒有把寧遠鐵騎調進中原打李自成,遵守了自朱棣起歷代明皇們對臣民的承諾“天子守國門”的祖訓。
哪怕是再苛刻的人,也無法指責崇禎什么,他接手的大明朝,已經國家的信用耗盡了,執行力遠遠不夠,任何政策幾乎出不了京城,他被東林黨忽悠了,其實,他也醒悟了,只是大廈傾覆,無力回天而已。
他作為皇帝,連一碗羊肉湯都不舍得喝,連一件新衣服都不舍得穿,就這一點,全旭辦不到,沒有條件的時候,全旭可以啃幾天方便面,但是,讓全旭常年累月吃苦,他真吃不了。
站在鄭和號的甲板上,崇禎單薄的身體,迎著海風,此時他有些輕松起來,因為他看著四百多艘戰艦,戰艦上密密麻麻都是炮管,這給了崇禎極大的安全感。
崇禎皇帝為了鼓舞大明的文臣,這一次巡視北直隸和河南、山東,他一直穿著一副金色的鎧甲,當然這副鎧甲是全旭從后世給他弄來的影視道具,別看金光燦燦,光彩奪目,其實就四斤多點,塑料制成的,
太重了崇禎也背不動。
崇禎有些失望,他每到一地就檢閱各地的衛所兵,可惜,從北到南,沒有一個衛所可以讓他看中,也只有山東軍像點樣子。
還沒有抵達遼東,沈明澤卻悄悄乘坐船只來上鄭和號上,悄悄接見全旭:“陛下這次抵達遼東,恐怕是來者不善!”
“是福是禍該來的總會來!”
全旭非常坦然,淡淡的笑道:“該給面子一定要給,在旅順港口的歡迎儀式一定要把場面搞得宏大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