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時將進入第二階段,第二師、第一師、第四師分別寧永平、遵化方向從北向南打,則第五師和第七師則負責從山東往北打,以五個師近二十萬人馬,會師北京城下。
真到了那個時候,大明連退守江南的機會都沒有了。統一戰爭加上各地的土匪、亂軍肅清,全旭準備利用一到兩年的時間。
這個結果其實是全旭不愿意看到的,他更愿意和平接收大明,全旭會保證保護崇禎一家老小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哪怕讓崇禎繼續住在紫禁城里都可以。
全旭介時把國都遷徙至洛陽,北京、南京、西安、繼續做陪都。
崇禎八年九月二十四日,經過兩天一夜的航行,鄭和號以及隨行的四百余艘戰艦出現在旅順港口的外海上。
其實,如果使用快船一天時間滿帆就能從登州抵達旅順,可問題是,需要準備,彩棚需要搭建,禮臺也需要搭建,為了崇禎巡視遼東,遼東方面對于崇禎到來,可是煞費苦心。
各界人士多達八千余人在港口碼頭上迎接崇禎,這些政審合格的人員,經過反復演練,同時,還有六百名少年男女充當迎賓。這些少年男女都是在金州的中學生組成,他們穿著嶄新的校服,可以體現遼東的富庶。
論起做面子工程,中國人是有天賦的。
在崇禎還在甲板上的時候,他就看著港口碼頭上,人山人海,彩旗招展,迎風獵獵作響,在鄭和號緩緩停靠的時候,旅順口外海炮臺上的三十六座炮臺,依次鳴放禮炮,差點把曹化淳嚇尿了,
他急忙抓住全旭的手:“是不是嘩變了!”
“沒事,不用緊張,這是禮炮,只有最尊貴的人抵達,才能鳴放禮炮!”
隨著轟轟的炮聲響起,果然沒有看到炮彈落下,這才讓曹化淳安心了一些。
可惜,剛剛奏樂的環節,又出了差池。
開始就響起了中國古典音樂《百鳥朝鳳》,曹化淳的臉都綠了:“侯爺換一首吧!”
全旭淡淡的道:“微臣不懂音律,那就換吧!”
結果錚錚的琵琶開始彈奏起來,這個節奏卻是《十面埋伏》。
曹化淳苦笑不得:“那還不如不換呢,百鳥朝鳳也比這個十面埋伏強!”
全旭一直注意著崇禎的臉色,崇禎居然和全旭一樣,都是音樂白癡,十面埋伏居然聽得津津有味,也不知道他是裝的,還是真不懂。
六百多名學生,整齊的演奏著《精忠報國》,在音樂的伴奏下,崇禎緩緩走下棧橋。
崇禎望著六百多名稚嫩的面孔,有些激動。
特別是當唱道:“堂堂大明要讓四方來賀!”的時候,崇禎還向全旭問道:“這是什么歌?”
“回稟陛下,這首歌曲叫《精忠報國》!”
“精忠報國,好一個精忠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