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五章賜同進士出身
無論是宮娥還是宦官,他們都是時代的悲劇,時代和犧牲品。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命運的機會,這句話說出來,很多人就會反駁,認為這是無稽之談,平民百姓,沒有選擇的機會。
其實,這是不對的,自甘墮落那是一種原則,逆流而上,也是一種選擇,像這名大齡宮娥一樣,全旭僅僅給他一個暗示,她就愿意自薦枕席。
這不能說明她下賤,也不是說她墮落,只是說明,她想選擇自己的人生。
任何人都有選擇權,就像某航的空姐,處心積慮釣了一個金龜婿,結果婚禮之前發現得了艾滋,這只能承擔自己種下來的苦果。
任何選擇,都有一定的風險,比如說我們都熟悉的晉陶淵明,在其祖父時期,他只是縣中的小吏。
一次,鄱陽郡孝廉范逵途經陶侃家。時值冰雪積日,倉促間陶侃無以待客。他母親于是剪下自己的長發賣給別人做假發,換得酒菜,客人暢飲極歡,連仆從也受到未曾想到的招待。
范逵告別時,陶侃相送百余里。范逵問:“卿想到郡中去任職嗎?”陶侃回答:“想去,可苦于無人引薦。”
范逵拜見廬江太守張夔,極力贊美陶侃。張夔召陶侃為督郵,領樅陽縣令。在任上以有才能而著名,又遷任主簿。
陶侃的發跡其實就是因為其母的頭發,古代人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得輕棄,陶母為了兒子,甘愿舍棄自己的頭發,付出的代價可以說不小,也有可能付出得不到任何匯報,但是,她的母親敢做。
獲得了機會陶侃也是兢兢業業,按照現在的話說,絕對的馬屁精一個,當時張夔之妻生病,需要到幾百里之外去接醫生,當時大雪天寒,主簿等僚屬們都感到為難,獨陶侃:“侍君侍父是為臣為子之義,郡守夫人,就同我們的母親一樣,哪有父母有病而子女不盡心的。”于是主動要求前往。
無論是官場,還是職場,提拔下屬第一原則就是聽話,會來事,情商一定要高。中國是人情社會,我們看到影視劇作品里或者說小說里,直接面對上司硬懟,可以一路升遷,那是做夢吧。
忠臣能臣都是冤死的,沒有一點例外,有能力的人非常多,說你行你才行,不行也行,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那名年長的宮娥擦擦眼淚,躬身站在一邊,她不想離開,哪怕全旭不趕她走,她都會待在全旭的房間里。
用后世的話說,這叫碰瓷。
反而這個屋子里沒有其他人監視,只要她待在里面,誰知道做了什么?
就算全旭不要她做為妾,憑借著伺候過全旭的功勞,她在清泉宮里也能混得下去。
全旭扭動一下脖子,問道:“你會手引術嗎?”
“奴婢略懂一些!”
“嗯!”
全旭躺在床上,閉著眼睛,讓這名宮娥為他做頭部按摩。
隨著腦袋上傳來舒服的按壓,他感覺大腦在快速運轉著,曹化淳把這些宮娥嫁與全家軍將士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