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德國人的嚴肅和古板可是全世界出了名的,能忽悠住德國人,恰恰也證明了希特勒的演講口才和能力,有的人,天生就是領袖,這一點,是天賦,可真不是后天養成的。
在全旭演講的時候,他是因為擁有絕對的心理優勢,但是,只能算是中規中矩,談不上優秀,他可沒有三胖說兩句,引得下面哭聲一片的本事。
崇禎坐在甲板上椅子上,鄭和號戰艦遲遲沒有起航,此時崇禎死死地攥住全旭的手,他不想松手,他害怕,一旦松手,往小了說,全旭不會再給他送吃的了,也不會給他送錢了。
往大了說,遼東將不存在了,大明也將不存在了。
“對于現在的大明,你有什么看法?”
“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全旭淡淡的嘆了口氣。
大明帝國已經積重難返,崇禎皇帝和孫承宗一樣都是補鍋匠,可惜,整個朝廷容不下孫承宗,盡管因為全家的存在,孫承宗的命運和歷史一樣,被趕回高陽老家了。
大明不需要補鍋匠,因為幾乎所有人都在挖墻角,不惜把大明這艘破船折騰沉了,如果是剛剛登基的那會,崇禎不會廢話。
朕有兩百萬大軍,分分鐘平了你。
然而,經過這八年多的洗禮和熏陶,崇禎皇帝現在已經認清了現實。
大明與遼東,他與全旭之間,已經產生了巨大的裂痕。
崇禎一臉郁悶:“賜同進士為什么不接受?”
“陛下,華夏民族有五千年的歷史,創造了輝煌的文明,萬邦來朝,這不是一句成語,而是實際的盛況!”
全旭望著崇禎鄭重的道:“提起漢唐,就不得不提起漢軍和唐軍,可以威加海內,布威四海八荒,一漢抵五胡,內外六夷敢執兵仗者皆斬之,我們擁有世界最勤勞的百姓,擁有世界上最優秀的工匠,擁有世界上最勇猛的士兵,然而問題是,大明現在呢?賜同進士,對于武人來說不公平,憑什么武人為了國家,為了民族而戰,還要靠文臣施舍?他們那些文臣做了什么?”
“內閣此舉確實不妥,朕已經讓王伴伴封駁了這個提意!”
崇禎能做的只有這么多,文臣跟他永遠不是一條心,這一點他看得非常通透,可問題是,他并沒有全旭那樣的魄力。
就算崇禎擁有這樣的魄力,其實也沒有用的,他沒有強大武力保駕護航,全旭有五十七個旅,不對,現在是五十八個旅了,新成立的山地旅,真正成軍,位于大別山進行訓練,這是全旭為了西進巴蜀和陜西準備的精銳部隊。
當然,山地旅全旭也沒有搞過,這些訓練方式和訓練大綱都是吳銘整理出來的,吳銘是特種兵出身,訓練大綱就是按照特種兵來的。
“謝謝!”
全旭對于崇禎其實并沒有意見,他確實一個好皇帝,不過,他對大明很多政客很有意見,不是流氓,就是無賴,總是,都是一群斯文敗類。
崇禎其實也沒有辦法,他與內閣之間,根本就相處不來,幾乎沒有什么政策可以順利推行,朝令夕改,損害的就是政府的公信度和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