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有規模龐大的鋼鐵廠,那里有上好的鹽田,那里有被經營得極好的農場、工廠,最重要的是那里有一支天下無敵的鐵軍銳士,這些都是王霸之資,只要能將遼東地區拿下,他就能大振雄風,重現太祖、成祖的威風又有何難!
全旭的功勞是功勞,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其實他并不想讓全旭死,只需要全旭把遼東交出來,這份驚人的資產換誰來掌握他都不放心,還不如直接掌握在自己手里!
周皇后似乎看穿了崇禎皇帝的心思,嘆息著說:“陛下,難道你忘了幾年前的事情了?”
崇禎皇帝皺起眉頭問:“幾年前的事情?什么事情?”
“誅殺魏忠賢!”
“朕何曾忘過!”
這可以說,崇禎皇帝為數不多,引以為豪的事情。
周皇后連連嘆息道:“陛下,您肯定是忘了…當初,陛下甫一登基便拿下了魏忠賢,下手之果決,部署之周密,為天下所稱頌,稱陛下為明君,可是拿下魏忠賢之后呢?”
崇禎的表情一下子變得古怪起來。
拿下魏忠賢之后,大明帝國就像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周皇后接著道:“魏忠賢死有余辜,可是有他在,這天下的稅還是收得上來的,雖然邊關戰火不斷,惡戰連綿,花錢如流水,但邊軍不曾缺過糧餉,百姓也沒怎么加過賦稅,因為鹽稅、茶稅、礦稅以及各船舶司所收的商稅都很多,百姓的負擔也就沒這么重。”
崇禎嘆了口氣。
周皇后接著道:“可把他拿下之后,這些稅就再也收不上來了,只能一次次的往百姓身上加稅,最終弄得遍地流民,要不是有武威侯,還不知道要鬧出什么亂子來。而且魏閹權傾朝野五六年,文武百官對他的投獻孝敬,他本人的搜刮,攢下的資財有多少,恐怕連他本人都不清楚了,可是誅滅魏閹之后,真正上交國庫的資財又有多少呢?”
崇禎皇帝的表情越發的古怪起來。
答案是沒多少,真沒多少。
當時他看著負責抄家的官員交上來的清單,大跌眼鏡,不敢相信魏忠賢貪了十幾年,就這么點身家。
而眾官員眾口一詞,說魏閹黨羽可能早就把財產給轉移了,抄出來的東西少得可憐。
剛開始他還真的信了這套鬼話,下令嚴查,結果牽連了一堆官員,又抄了不少人的家,而交上來的財物仍然是少得可憐!
直到現在,他總算是弄明白了,上交國庫的那一點是大臣們吃剩的,拿下魏忠賢,受益者不是他,而是這些被魏忠賢壓制著的大臣!
周皇后見他神色變幻不定,放緩了語氣道:“這還是在京城里,在陛下的眼皮底下呢,從北京到遼東,足有三千里之遙,陛下,你能保證這些舊事不會重演嗎?你有哪個親信大臣能替你把整個遼東地區的資產接收過來,交到你的手里,并且替你打理好?”
崇禎皇帝的面色連變數變,最終長嘆一聲:“沒想到朕連從臣子家抄出來的財產都拿不到手!”
一個皇帝如果混到連抄臣子家的錢都收不上來的地步,也夠窩囊的了。
雖然很不情愿,但是崇禎不得不承認,如果他真的要動手抄全旭的財產,恐怕連點渣都撈不到,群臣一窩蜂的撲過去,吃得滿嘴肥油再回頭告訴他:“沒想到威武侯為官清廉,家無余財,是個大大的好官,我們都冤枉他了,我們有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