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里,對于全旭而言,有些格格不入,仿佛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腐朽的味道。全旭實在是不想待在京城,反正崇禎已經安全抵達京城,他應該返回遼東。
不過,返回遼東之前,他需要繼續打探一下盧象升的消息,看看盧象升是怎么回事。
位于不兒罕山的戰事,已經進入了白熱化。
建奴騎兵潮水般涌來,一排排的撞死在槍尖上,同樣的,這些勇敢的長槍兵也被他們一排排的踏翻,雙方的戰術變得極為簡單粗暴,就是對拼人命,比拼承受傷亡的能力,誰先受不了就先崩潰!
這仗打下來,盧象升其實是拼得起,現在的天雄軍也已經今非昔比了,占據了三邊、土默川、長城內外大部分地區,盧象升學習遼東的方式,先后組織建了大大小小的田莊兩千多個。
而因為田莊可以補給糧草以及兵源,天雄軍也擴充到了大明第二強軍,總人馬超過十萬,就算在不兒罕山損失兩萬余人馬,加上叛變的新軍,其實天雄軍的主力仍舊,實力雖然被嚴重削弱,卻不影響天雄軍的整體實力。
因為,天雄軍現在也和全家軍一樣,建立了有效的后備力量體系,就像那兩千多個田莊,雖然每個田莊的整體實力不如遼東的一個鎮,從一個田莊抽調幾百人馬,還是可以做到的。
特別是駐守在盛樂城,盛樂城周圍在全家軍的支持下,盧象升在盛樂城周圍墾荒六百余萬畝,這里的情況與遼東不一樣,這里的天氣干旱,而且畝產較低。
但是,這里距離不兒罕山只有不到一千七百里,如果天氣晴朗,以天雄軍騎兵的速度,最多六天就可以抵達不兒罕山。
建奴騎兵雖然可以封鎖不兒罕山,卻無法封鎖電波,全旭以轉移的方式,先把消息傳遞給崔成友,讓崔成友通知楊世恩。
楊世恩不敢怠慢,寧可信其有,不敢信其無,匆忙之下,他率領八千騎兵先期北上支援不兒罕山,同時,大隊天雄軍開始集結,并且進入全面動員。
只不過,不兒罕山的壓力還是巨大的。
“建奴肯定堅持不下去了,他們能有多少人跟我們對拼!”
話音未落,海螺號響起,沉郁而蒼涼,建奴騎兵迅速重整、集結。眾天雄軍軍將領駭然:“還來?這些建奴都瘋了么?死了這么多人,還要繼續拼下去?”
盧象升冷然道:“他們的目標是我,我不死,他們哪怕只剩下一個人也會繼續沖鋒的!不過不要緊,他們還有什么花樣,只管使出來,我就在這里等著!”
回頭看了一眼正在掄著工兵鍬奮力拍打澆筑冰墻的的工兵:“讓他們加快速度,早一點把冰墻構筑起來,多一分活命的希望!”
得知盧象升所部還可以堅持,全旭就準備正式離開京城。
只不過,隨后消息傳來。
崇禎拒絕文臣的意見,反而要給全旭晉爵,這可把文臣給直接惹惱了,有宋以來,一向只有皇帝委屈武將討好文臣的份,現在為了討好武將,反了天了!
憤怒之余,他們也恐慌起來,因為這一舉動的背后是崇禎對全旭無可救藥的依賴和信任,以及對文臣才的失望,這是他們無法容忍的!
那就斗吧,不死不休。
在這種情況下,全旭也不可能留下京城。
崇禎也沒有阻攔,他擔心全旭會產生拘禁他為人質的想法,隔閡一旦產生,再想消除那就不容易了。
于是,全旭與三娘離開了京城,剛剛出了東直門,急促的馬蹄聲傳來,數百匹駿馬嘴里噴著白沫,踏著堅冰飛馳而來,打老遠就狂叫:“武威侯!武威侯!”
李彥慶道:“是關寧軍的騎兵,他們跑到這里來干什么?”
全旭淡淡的笑道:“只怕不是什么好事!”
李彥慶暗暗下令:“各繼各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