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關寧軍呈現了兩格分化,普通士兵甚至是低層軍官,看著遼東發展,以及全家軍的待遇,要說不眼紅,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他們巴不得全家軍把關寧軍滅了,就算全家軍看不上關寧軍,讓他們削職為民,他們寧愿給遼東當老百姓。
要知道,哪怕隨便一個普通遼東百姓,也比他們關寧軍的正五品千戶官或者千總級別的軍官富裕。
但是,像參將、副將、總兵級別的將領,他們就不愿意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利了。
全家軍在遼東就是封鎖為主,如果關寧軍縮在城池里,他們也不進攻,謹守防線,關寧軍過來攻打全家軍的營寨,馬上就被雨點般傾泄過來的火銃,射得尸橫遍地,關寧軍不去攻,他們也不會理你,雙方就這樣耗上了。
問題是遼東新軍背后有將近一千五百萬人口在支撐,有暢通無阻的補給線,他們耗得起,關寧軍卻耗不起啊!
關寧軍的將領就一群吸血鬼,肥了他們,苦了基層將士和百姓,遼東百姓,任何一家,家里擁有足夠吃四五年的糧食,他們耗得起。
可關寧軍的治下,那就麻煩了,包括軍營在內,糧食也不過可以消耗三五個月,這還不是最麻煩的,最麻煩的是,遼西同樣天氣寒冷,很多軍鎮只有半個月的糧食,依靠后方運輸。
現在倒好,很多地方都沒有糧食儲存,在天寒地凍的時候,柴火也成了問題,偏偏他們被全家軍堵在營區或城池里,當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大家一天到晚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尋找一切能夠果腹的東西,把以前的牛皮鎧甲、帳篷、鞋子都成了難得的美味。
如果能夠逮到幾只老鼠,那就是盛宴了,那是大人物才能享受的,小人物還是找根麻繩,餓的時候,可以勒緊肚皮,如果實在堅持不下去,那就準備勒脖子吧。
饑一餐飽一頓的熬著,有些軍營就差沒有啃人肉,可是遼東新軍還是沒有離開營壘與他們交戰的意思!
“全家軍到底是怎么個意思?”
一頂還比較像樣的帳篷里,幾個關寧軍將領圍著一堆火,用筷子將煮了好久的牛皮鎧甲從鍋里夾出來送進嘴里嚼,這就是他們的飯菜了。
這牛皮鎧甲都他娘的煮了一個時辰,柴燒掉了好幾捆,還是硬得要死,怎么嚼都嚼不動,就算嚼爛了也咽不下去,就算咽下去了也拉不出來……總之很苦逼就是了。
別人怎么樣不知道,反正養尊處優的吳三桂是絕對不喜歡這玩意的,他嚼得一肚子火,把筷子一扔,憤憤的罵:“殺人不過頭點地,要打就打,要撫就撫,他們這樣既不戰也不撫,一味的耗著算什么!”
張國柱撇撇嘴道:“吳帥,你們想對付姓全的,提前讓兄弟們有點準備,現在倒好,咱們吃的沒有吃的,喝的沒有喝的,現在怎么辦?”
吳三封憤憤的道:“我他娘的到現在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是祖帥的外甥,不是姓祖的,這中間差著關系呢!”
其實利用祖大弼對全旭進行暗殺,這是范文程的臨時起意,知道的人僅僅范文程、祖大壽和祖大弼,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
直到動手的時候,其他關寧軍士兵也是一臉茫然。
動手的人金國十六大臣之一的巴圖魯勇士鑲白旗的薩瑪堪等十九人,沒曾想居然“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