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旭望著情報,笑瞇瞇的望著崇禎道:“這里有一份情報,陛下愿意看看嗎?”
崇禎翻看情報,情報上面字很少,只見上面寫著:崇禎八年十一月二十,皇太極在庫倫登基稱帝,年號崇德,定都庫倫,改國號為清,改女真人為滿,定滿語為國語。仿漢制(重用漢人范文程),立百官……”
崇禎自然是非常憤怒,他把情報放在全旭面前:“全卿你怎么看……”
“臣自然是站著看!”
全旭淡淡的道:“我自然知道這個消息一旦到了內閣,那些大臣肯定會嗶哩嗶哩的亂講,什么天無二日,國無二君,皇太極逆天稱帝,改國號為清,擺明了是要取大明而代之啊!大明建國三百年,何曾有人敢如此放肆!陛下啊,你一定要宜盡發精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建奴滅掉,一來殺雞儆猴,捍衛大明尊嚴,二來也斷了那些亂臣賊子的非份之想,什么事關社稷生死存亡,間不容發,宜早不宜遲,否則大批有狼子野心之徒前往庫倫,投靠皇太極建奴實力大增,再想誅滅他們可就難了……”
崇禎望著全旭道:“難道朕不該如此嗎?”
“該!”
全旭不假思索的道:“可問題是,陛下有沒有想過,建奴被臣從遼東打跑,他為什么從遼東跑到庫倫?你要不知道庫倫在哪里,臣可以指給你看!”
說到這里,全旭找到一份世界地圖,當然,這并不是從后世直接拿過來的,而是依靠這上面的信息,在大明繪制的。
全旭指著地圖上的庫倫道:“庫倫,是蒙古語圍起來的草場,這個名字本身就是意思,這里距離成祖時北伐蒙古的忽蘭忽失溫不遠,忽蘭忽失溫就在庫倫東邊,大約四十到五十里的地方!”
如果了解古代軍史的朋友,一定可以知道,忽蘭忽失溫戰役,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第一次,第一次步、騎、炮多兵種協同作戰的戰役。
成祖率領三十萬人馬,追擊蒙古與忽蘭忽失溫,利用神機營的佛郎機使出“神機銃炮”猛轟,在天崩地裂一般的爆炸聲中,蒙古騎兵人仰馬翻,死傷無數,史書記載:寇死者無算!
僥幸逃過“神機銃炮”打擊的蒙古騎兵,沖到明軍近前時,遭到明軍的兩翼夾擊,激戰中,明成祖親率騎兵沖鋒。
全旭不是在給崇禎重回這場光輝的勝利,而是問問崇禎皇帝,可知道成祖率領三十萬大軍北伐,動用了多少民夫負責運輸給養?
崇禎想了想道:“八十萬民夫,動用糧草兩百萬石,靡費錢糧無算,雖然繳獲牛羊數十萬,仍不足以彌補虧空!”
全旭淡淡的笑道:“現在朝廷有能力組織三十萬軍隊勞師遠程三千里嗎?”
崇禎一臉郁郁:“朕咽不下這口氣!”
全旭其實也在等崇禎的決定。
這個決定非常重要。
對于崇禎這個皇帝而言,全旭也是逆臣,皇太極也是,彼此都是一樣的性質,欲除之而后快。
如果他真是寧與友邦,莫與家奴,寧愿與皇太極聯合,也要鏟除全旭這個逆臣。
全旭什么都不說了,也會放棄最后的幻想,真刀真槍的干吧!執行全家軍最不愿意的戰略風云行動,把整個大明先用軍事推平,然后進行軍管,軍管五年再過度。
這樣不是沒有隱患,權力就像上癮的毒藥,他把權力交給軍人,可軍人愿意放棄到手的權力嗎?
那樣肯定會形成新一輪的震蕩。
“臣有一個計劃,陛下看看行不行!”
全旭笑道:“你把遼西給臣,臣負責經略遼西,皇太極小兒的事情,交給臣了,臣給你把皇太極擒過來,不出三年,皇太極送到京城,要殺要剮,全憑陛下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