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與滿清不一樣,隨著葡萄牙火器威力展現出來,大明這邊就開始仿制,而且是優先裝備了遼西軍隊,據傳聞太平天國時期,還繳獲了吳三桂鑄造的火炮,用來攻打南京城,可見火炮質量還是非常過硬的。
葡萄牙對于大明從來沒有玩過武器禁售,很多火炮甚至直接從戰艦上拆下來的,如十八磅炮和三十二磅炮,看到關寧軍的裝備時,喬孟恩氣得想罵娘。
當崇禎五年的時候也就是三年前,全家軍只有一部分換裝了新式火器,可大部分軍隊的裝備還是以冷兵器為主,但是關寧軍的裝備整體比全家軍更先進,唯一的劣勢則是火炮力量稍弱。
本來想從關寧軍軍中挑出一部分精銳,補充到全家軍軍中,就算十幾萬關寧軍將士,優中選優,整編兩三個旅呢?
然而,這個時候,喬孟恩卻直接改了主意:“第三:你們的部隊必須解散,一個兵都不能留。我們會把你們打散安置,可能安置到遼東,可能安置到臺灣,也可能遷一部份到南陽、呂宋,反正不管安置到哪里,總有你們飯吃,前提是你們必須配合,還要能吃苦,我們不養閑人!”
如果祖大壽知道他們這些人脫下軍裝的真正原因是他們裝備太好了,不知道他會不會哭死。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換了別的招撫大使敢提出要解散關寧軍的部隊,把他們打散安置,他們早就炸營了,但現在他們卻點頭如小雞啄米。
因為,跟一支可以像輾螞蟻一樣將自己輾死的軍隊炸毛,沒用!
全家軍的火箭炮和火炮,那些步槍,可是可以殺人于無形,其實他們不知道,八五狙擊步槍雖然不錯,全家軍軍中卻只有不到兩百名狙擊手,狙擊手都是天賦和大量的子彈喂出來的,狙擊步槍雖然有,可狙擊還沒有培養出來。
遼西的接受工作異常順利,關寧軍將士神情木然,排著隊走過去,把武器扔到車上。
盾牌、樸刀、長矛、長劍、鐵錘、鎧甲、形形色色什么家伙都有。
關寧軍是一支私兵,也是有特點的部隊,雖然有制式裝備,可問題是,私兵自己可以準備自己的武器裝備,有的人喜歡長槍,有的人則喜歡鐵錘,明明有制式的火銃,背上背一個柄大錘子,要多奇葩就多奇葩。
不過,現在都已經結束了,無論是制式裝備,還是私人的裝備,統一都是都要上交,他們連一把匕首都不準保留。
這些武器與軍火庫里的武器全部都被裝上大車,一車一車拉到臨時碼頭,在用運輸船運到遼東,經過槍炮局的工匠們檢查,這些武器還會再利用。畢竟,南下軍團的裝備,比關寧軍的裝備差多了。
一名私藏著匕首的關寧軍士兵被拎了出來,全家軍士兵毫不客氣,上去就是一頓亂棍,就是外層橡膠,里面包裹著鋼筋的橡膠棍,雖然不至于打斷骨頭,那疼的滋味,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聽到耳邊傳來的慘叫聲,現在卻沒有人有興趣再留著武器了,留著這些家伙干嘛?引起全家的戒心,最終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嗎?
打一巴掌給一顆甜棗,這是全家軍的傳統。
隨著大量的武器被收繳,那些炊事車和補給車也開了過來,炊事兵從補給車上取下米和面、油以及煤炭之類的東西,開始在炊事車上加工飯菜。
經過將近半個時辰的忙碌,一排排的炊事車上取下一屜屜熱氣騰騰的包子、饅頭,還有香噴噴的米飯,或者是面條。
招呼關寧軍士兵、遼西軍戶、普通百姓過來,按人頭發放。
還是老規矩,婦女兒童優先,青壯往后排,誰插隊就等著挨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