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旭疑惑的望著手中拿著的報告。
全干認真的道:“只是門下的揣測,現在還沒有切實證據,門下想提早王二,只是,知州衙門并不放人,他們認為,王二手持兇器,人臟并獲,證據確鑿,無須再審!”
在聽取全干的猜測之后,全旭隱隱明白,百姓其實是可以欺騙的,階級的矛盾是無法調和的,在許宗發案發之后,百姓就被分割成了兩派,一派是同情兇手,認為是許宗發這個資本家太過壓榨他的伙計,才逼得伙計王二鋌而走險。
一部分人則支持許宗發,認為應該嚴懲兇手。
可問題是,明明商國氣氛和諧,經過一次兇殺案,變得涇渭分明,這只是第一起案件,如果持續爆發更多起,只怕是矛盾對立會更加嚴重。
“孤不需要證據,你有懷疑,那就足夠了,孤給你權利,負責處理此事。”
說到這里,全旭望著全干道:“孤給你權利,給你可以調動相應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針對建奴的階級,蒙古人,女真人和漢人這三個族群,他們也是面和心不和,你看著辦吧!”
“門下得令!”全心中狂喜。
其實,他非常清楚全旭對他的期待,全旭想建立屬于他的錦衣衛,可惜,一直以來,自己辜負了全旭的信心。
這是他最后的機會,他必須把握住,在全旭下達命令之后,他立即帶領軍情局精銳人馬,秘密北上。
崇禎九年的四月份,原本被掩飾得很好的消息,皇太極在庫倫登基稱帝的消息,最終還是傳到了京城。
整個京城都沸騰了起來,無數百姓破口大罵:“那幫建奴真不知死,都讓武威侯打成這樣了,還敢逆天稱帝?等著吧,全家軍會狠狠的教訓他們的!”
廣寧大捷余威猶在,全家軍軍隊列嚴整、刀槍如林的盛況猶在眼前,北京城的爺們實在想不出自己有任何怕建奴的理由!他們普遍的看法都是:“建奴吃了熊心豹子膽,骨頭癢了,不收搶他們一頓是不行的了!”
如果只是無知的百姓瞎起哄,崇禎還不至于這么生氣,可問題是,青年學生紛紛上書,文武百官又把崇禎皇帝架在火上烤。
侯恂跪倒在地,聲淚俱下道:“陛下,建奴這是要逆天了啊!若不能盡快將其誅滅,韃子起而效仿,大明的顏面也就蕩然無存了,我等群臣還有何顏面去見列祖列宗!”
王應熊淚流滿面,連連磕頭:“陛下,天無二日,國無二君,亙古如此,皇太極逆天稱帝,改國號為清,擺明了是要取大明而代之啊!大明建國三百年,何曾有人敢如此放肆!建奴辱大明至此,都是臣等的錯,臣等罪該萬死啊!”
崇禎此時一臉平靜,他早已知道這個消息,已經見怪不怪了,他望向新任的兵部尚書楊嗣昌道:“楊愛卿,你怎么看?”
楊嗣昌剛當上兵部尚書沒多久,屁股都還沒坐熱,但是已經顯露出不俗的謀略心計,以至于崇禎有時都覺得這小子不錯。
圣上垂詢,楊嗣昌也不敢怠慢,出班啟奏:“王次輔言之有理,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天下間有狼子野心之徒何其之多,皇太極稱帝正好給了他們一次絕佳的機會!依微臣之見,宜盡發遼東新軍和天雄軍精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建奴滅掉,一來殺雞儆猴,捍衛大明尊嚴,二來也斷了那些亂臣賊子的非份之想……事關社稷生死存亡,間不容發,宜早不宜遲,否則大批有狼子野心之徒前往庫倫投靠皇太極,建奴實力大增,再想誅滅他們可就難了,請陛下三思!”
崇禎還有點兒猶豫。他的軍事才能只能用“戰五渣”來形容,但是記性卻不差,萬歷、天啟年間明軍被后金花樣吊打的教訓猶在眼前,崇禎二年建奴破邊而入肆虐京畿的噩夢讓憶猶新,建奴不是這么好對付的!
大明最具有攻擊性的名將全旭現在已經半獨立狀態,只差扯旗造反了,盧象升那邊去年又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元氣尚未恢復。
現在跟建奴決戰,他拿什么決戰?崇禎皇帝心里并不踏實,猶豫再三,他決定再等一等,等盧象升那邊的壓力小一點了,等全旭那邊關系可以緩和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