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次在心里狠狠咒罵著該死全旭,如果不是他肆意妄為,試圖顛覆神州大地傳承了兩千多年之久的士大夫與君王共天下的格局,讓整個國家面臨著禮樂崩壞、倫常顛倒的危險,他們這些悠游度日的士大夫又何必頂著這鈍刀般的寒風四處奔忙,不惜背負罵名,力挽狂瀾?
沒錯,在溫體仁的心中,他認為自己是在力挽狂瀾。
在溫體仁的眼里,全旭就是在倒行逆施,大逆不道!他重用操持賤業的工人、商人,讓百姓參與政事,窮兵黜武,辱罵士紳,這一樁樁,一條條,都是觸目驚心,人神共憤!
當然,這只是官面文章,全旭之所以招來整個士大夫階層的敵視,是因為他太能拉仇恨了:
他大力發展化肥,推廣紅薯、土豆,使得糧食產量激增,往年有價無市的糧食變得供大于求,價格一路暴跌,讓依靠販糧發家的黑心商人血本無歸;
他全力推行義務教育遼東地區每個孩子都能讀書識字,讀書人的地位一落千丈,再也沒有高人一等的理由;
他辦報紙廣開輿論,打破了士大夫階層把持輿論的格局,國家大事由士大夫階層一言而決,是非黑白都由他們說了算的格局一去不復返;
他發行幣值明確的銀幣,徹底斷了“火耗”的根,讓眾多官員少了一大筆合法的收入。
他依靠工業化大量制造、銷售物美價廉的精鹽,席卷全國的鹽市,讓眾多黑心鹽商血本無歸……
尤其不可原諒的是,這家伙重用墨家巨子,墨家巨子墨鏵不僅光明正大在遼東成立的墨家學院,這讓士大夫們忍無可忍了。
現在遼東都在搞工業化,而人才是工業化的根,精通機械、物理、化學的墨家弟子無疑是最搶手的人才,不難想象,隨著工業化的推廣,墨家弟子的數量將成倍遞增,最終形成一股可怕的力量,再加上全旭的偏袒和影響,最終掀翻儒家都不是不可能的!
被趕下神壇的危機讓士大夫們徹底恐慌起來,他們以驚人的速度聯合起來,給崇禎挖了個大坑!
你老朱家不想重用我們,這皇帝你們就別當了,換個愿意重用我們的主子來當吧!
利用輿論風潮迫使崇禎御駕親征庫倫,將整個北直隸的兵力徹底抽空只是第一步,在葬送大明大半精兵強將的同時勾連邊軍,放開邊境防線任由蒙古軍、清軍洶涌而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殲滅天雄軍,直撲大名道是第二步。
從十三萬大軍加上隨軍民夫,二三十萬人,到現為止,崇禎皇帝身邊兵不滿萬,將不過十,除了盧象升之外,能打的已經沒有了。
就算盧象升能打又如何,他就算是渾身是血,還能黏幾顆釘?
“得得得……”
馬蹄聲響起,放眼望著東面、北面、南面都出現密密麻麻的清軍或蒙古騎兵,足足三四萬騎兵如同潮水一樣涌來。
“完了!”
盧象升看到這一幕,有些絕望的嘶吼:“死戰,死戰……”
溫體仁卻心中狂喜:“成了,成了……”
只是非常可惜,溫體仁高興得太早了。
西邊也傳來陣陣馬蹄聲,一面黑色的戰旗迎風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