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炮彈落在薩哈連的五六十步之外,化作一個驚雷炸開,彈片尖嘯。
薩哈連只覺得后腦勺像是尖銳的烙鐵狠狠戳了一下,用手一摸,滿手都是血,一塊米粒大小的彈片擊中了他的頭部。
可惜彈片實在太小了,殺傷力不夠,如果是黃豆大小甚至蠶豆大小,那名炮手就發達了。
愛了傷的薩哈連兇性大發,一把將試圖給自己包扎的士兵推開,怒吼道:“命令騎兵部隊馬上出擊,給我摧毀全家軍的炮兵陣地!”
薩哈連身邊的副手蘇克薩哈急忙道:“我們只有一千多名騎兵!”
薩哈連眼帶血絲,咆哮道:“讓他們立即出動,否則我們就要亂套了!”
并不是滿清沒有騎兵,只是在古北口的戰場是險峻的山地環境,騎兵根本就發揮不出來。
再說了,滿清的騎兵在全家軍面前,根本就占不到便宜。
正所謂風水輪流轉,從前是明軍不敢與建奴野戰,除非擁有數倍的優勢,現在變成了清軍不敢與全家軍野戰。
隨著全家軍裝備了大量的輕重機槍和迫擊炮,火力密度大大提高,滿清騎兵已經放棄了他們最擅長的騎射,而是要拒城而守。
蘇克薩哈現在還不是康熙初年的四大顧命大臣,他與薩哈連一樣,都屬于議政大臣,然而,他卻沒有薩哈連在皇太極面前受寵信。他的話語權自然沒有薩哈連大。
看著薩哈連露出如同吃人一般的目光,蘇克薩哈也不敢反駁。
盡管百般不情愿,他只能下令他麾下的騎兵出擊。
接到命令的滿清騎兵匆匆忙忙的披上鎧甲,在各自包衣奴才的幫助下騎上戰馬,準備出擊。
然后還沒等他們開出城門,有一名清軍牛錄額真無意間抬頭,他失聲尖叫:“看!那鬼東西又……又飛過來了!”
憑心而論,以全旭在遼東的工業技術水平,制造熱氣球的技術已經成熟,唯一的問題是,這種熱氣球并不像后世成熟的飛艇,可以駕駛飛艇在空中轉向。
熱氣球的軍事意義,受天氣制約很大,偏偏這段時間,常常刮起西北風,全家軍趁著西北風的時機,一次性放飛了二三十個熱氣球。
不同的數量對人的心理有著完全不同的影響,一兩只熱氣球大家看著覺得新奇,二三十個一起飄過來則只能是覺得恐怖了。
最嚇人的是,每個氣球上都繪著恐怖的圖案,有的是一顆被剝掉了皮、血淋淋的骷髏,有的是張牙舞爪露出血盆大口的猛虎,有的干脆就繪著一條噴火的巨龍,活靈活現的,這么一大群怪物張牙舞爪,緩緩而來。
這些熱氣球對滿清和其漢軍士兵造成的心理震撼可想而知,膽子大的嚇得面色發白,膽子小一點的甚至尖叫著抱頭蹲在地上,渾身發抖。
滿清軍官用皮靴狡猾踹著這些膽小鬼的屁股讓他們馬上起來,但一點用都沒有,事實上他們的腿也在抽搐,踢人的時候一點勁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