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幫助皇太極,轉而投靠全旭,全旭也不會放過他們,他們現在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臣可以想想辦法,只是,臣不敢打包票!”
“溫卿大公于國,將來一個世襲罔替的國公爵是少不了的!”
溫體仁趕緊謝恩:“謝陛下!”
隨既溫體仁在府邸里召集京城中有頭有臉的士大臣,向他們說明皇太極的意思:“皇上讓咱們捐獻錢糧!”
眾臣馬上就開始叫苦叫窮。
“皇上是千古圣君,自然不會白要臣子的錢糧,陛下說了,將來可以以田畝償還!”
溫體仁笑瞇瞇的望著眾人道:“江南田畝、中原良田!”
“中原良田可都是有主的!”
溫體仁笑道:“那勛貴和藩王的田呢?”
眾大臣恍然大悟,自己開始在腦補,沒錯,朱明已經亡了,那些吃得滿嘴流油的藩王,他的名下的田產、房產、還有店鋪,礦山……這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溫體仁還以為這些士大夫是屬貔貅的,只進不出。
只是他沒有想到的是,大家都是聰明人,在得到了皇太極用土地償還的方式,紛紛慷慨解囊,僅僅一個晚上,皇太極就收到了兩千余萬兩銀子,還有一百多萬石糧食。
一百余萬石糧食,堆成一座小山,至于兩千余萬兩銀子,就是七百多噸,看得范文程和皇太極眼睛都直了。
按說現在有了錢和銀子,清軍應該組織兵力南下了,可問題是,清軍卻開始分批闖入了京城百姓和京城周邊縣城百姓的家中,他們搶糧、搶錢、搶人。
稍微遲疑或許反抗,馬上就會家破人亡。
從北京城開始,混亂開始爆發。
百姓們非常惶恐,彷徨、恐懼,不知所措,對未來充滿了憂慮,而士紳階層的反應就復雜得多了。
不少縉紳士子望北號哭,血淚俱下,哭得撕心裂肺。
憑心而論,大明養士三百年,也并非完全喂了狗,還是有些縉紳士子愛著這個國家,這些士紳無一例外,都是郁郁不得志的人,他們看到大明亡了,只覺得整個天一下子全塌下來了!
不少士子在絕望之下縱火自焚,以身殉國,一些縉紳在憤怒之下散盡家財購買糧食、兵器,聚集鄉勇組成義軍,與劫掠的清軍爆發血戰。
雖然他們缺乏實戰經驗,缺乏武器裝備,在強悍的清軍鐵騎面前顯得異常脆弱,絕大多數義軍都讓清軍輕而易舉的滅掉,但他們發出了整個民族在危急存亡關頭的第一聲怒吼,他們的抵抗告訴清軍,炎黃子孫血性尤在!
可惜,這等忠勇之士實在太少了。絕大多數士紳則是兩眼放光,認為千載難逢的機遇來了。
北京周邊各州縣大多主動易幟,向一百幾十人一隊的清軍投降,然后全體官員士紳削尖腦殼往北京轉,疏通關系,尋找門路,說什么也要謀個一官半職!一時間北京城里官員多如狗,求官的更是比螞蟻還多,各自上竄下跳,使出渾身解數,好不熱鬧!
皇太極一看,根本就不用搶。
他直接明碼標價,知縣八千到一萬兩千兩銀子不等,知州從一萬到三萬兩銀子不等,知府從三到十萬兩銀子不等,另外還有什么參政、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御史、等等,所有官職,幾乎公開售賣。
這種來錢的速度相當快。
在全旭得到皇太極居然用這種方式搞到大量的銀錢之后,簡直是目瞪口呆,不過他也得知了紫禁城李康妃的布置,以及李康妃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