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旭不是不愿意管江南,而是讓江南士紳使勁兒作,他是不想在北方沒有徹底穩定下來之前,大舉南下。
對于全旭而言,江南的問題就是小問題。
隨著江南士紳把江南搞得烏煙瘴氣,到時候,百姓們自然是不再信任這個階級,這個階級就算想招魂,也招不過來了。
全旭的新朝也試圖想用和談的方式與江南縉紳集團溝通,想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但結果卻讓他們很失望。
在全旭登基七天之后,江南的弘光小朝廷反而給北京送來了一份國書,上面寫著恭賀全旭克復帝都,驅逐韃虜,一大堆花團錦簇卻沒有多少實質性意義的華麗詞藻之后。
他們提出了解決江南騷亂的條件。
第一點,全旭大功于國朝,然而朝廷不曾虧待全旭,作為大明之臣,全旭應該去帝號,弘光朝廷加封全旭為遼王,世襲罔替,世鎮北疆。
后面其實不用看了,這僅僅這一點,全氏大明是不會同意的,就連脾氣袁樞也大罵作死了。
雖說全氏大明的絕大多數文臣官員都是傳統文人出身,天然偏向那些已經被逼入絕境的江南士子集團。
包括沈明澤在內,都很樂意看到南京小朝廷與北京達成和解,在他心中,江南卻是人文薈萃之地,寸土寸金,戰火一起,這塊膏腴之地就算毀了,想要再發展起來又不知道要費多大的力氣了,真的要毀掉它,都舍不得,頗有點兒投鼠忌器。
可是看著他們列出的條件,別說全旭不會同意,只要但凡腦袋正常點的人都不會提出來這種根本就是逼著全旭向江南開戰的條件。
現在并不是南強北弱,全氏大明打不過南京小朝廷,可以委曲求全。
全旭坐在御座上,一臉淡淡的笑著,看著這份國書:“廢除墨學和雜學,獨尊儒術,他們是真敢想想?”
袁樞憤憤的道:“陛下,臣建議,立即起兵南下,掃平這些垃圾!”
其他那些新朝大臣們沒有說話,也氣的罵娘,廢除墨學、雜學…你他娘怎么不去死!
我們宗族多少子侄苦心研習墨學、雜學多年,已經學有所成,眼看就能出人頭地大展拳腳了,這個時候來廢除墨學、雜學?信不信我們先廢了你!
繼續前朝優待士人的政策,減免商稅?干你娘的,自太祖以來,大明優待士人兩百余年,都養出了些什么奇葩
不是除了撈錢就啥都不會的大貪官就是除了罵皇帝就啥都不會的大噴狗!
這種垃圾趁早拔管停藥送火葬場好了。
還優待?優待你奶奶!
還有減免商稅,大明的商稅還不夠低么?都低到歐洲商人瞠目結舌的地步了好不好,就這點商稅你們也不肯納,還想繼續減免,你們到底想怎么樣!
至于后面的那條,像非士人不得參政,這一點其實是新朝官員心里偷偷贊成的,他們看來、農夫、工人、商人就不該參與到政治中來,這一直是他們士人的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