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一章兵貴神速
自從崇禎七年開始,洪承疇成了太子太保,加兵部尚書,成為鎮壓農民起義的重要軍事統帥,手下擁有艾萬年、柳國鎮、曹變蛟、曹文詔、賀人龍、左光先等將領,兵馬總數超過二十萬。
二十萬人馬,聽上去不少,也是南明小朝廷手握軍權最多的人,可是,他自家深知自家的事情,這支軍隊的裝備,在大明排不到前十,與天雄軍、全家軍、山東軍。甚至孫傳庭的秦軍都遠遠不如。
當然,憑心而論,這支大軍的裝備遠超過川軍和浙軍,屬于中規中矩的大明軍隊,火槍約占全軍人數的百分之三十,不過以老式火繩槍和劣質火槍為主,火槍炸膛的機率,甚至比打死敵人的機率還要高。
至于火炮方面,以孫元化當初在負責槍炮局,借助佛郎機人鑄造的火炮為主,以佛郎機子母炮居多,全軍兩千斤以上的火炮共計二百四十六門,聽上去數量不少,在全家軍面前,夠看嗎?
雖然全旭已經正式把其麾下的軍隊,更名為大明皇家陸軍和大明皇家海軍,不過,洪承疇眼中,他們仍舊是全家軍。
雖然可悲的是,現如今這種十幾年前還算先進的火炮,在全家軍的火炮面前,絲毫不占優勢,論身程,這種兩千斤重炮最遠射程也不過兩千五百步,甚至還沒有全家軍六零迫擊炮射程遠。
當然,這是指全旭以破爛價格收購的六三式六零迫擊炮,這種迫擊炮是全家軍司級支援通用支援火力,無論是騎兵、步兵都裝備,一個一千八百余人的整編步兵團,擁有三十六門,其中還不包括十八門八二毫米迫擊炮。
如果是騎兵團,則擁有三十六門,不裝備相對更重的八二毫米迫擊炮,要知道全家軍一個旅是六個主力團,也就意味著,洪承疇麾下二十余萬大軍的火炮數量,與全家軍一個旅的迫擊炮數量差不多。
火炮上的差距,讓洪承疇感覺絕望。
這可不是鎮壓普通的農民叛亂,可以說,此時農民軍戰斗力很弱,除了李自成和張獻忠、劉國能、羅汝才等人的嫡系人馬,還有點戰斗力,其他農民軍,只要槍炮聲一響,就嚇得主動潰退。
于其說是洪承疇是用槍炮打敗的農民軍,不如說是用槍炮嚇跑的農民軍。
至于槍炮可以擊中多少目標,那只能看運氣了,而全家軍的炮兵卻有熱氣球可以校正坐標,雖然不說百發百中,至少不會明顯偏離目標。
關鍵是熱氣球還可以轟炸,根據從北方逃過來的將士匯報,清軍當時被空中的大家伙炸得靈魂出竅,只要看到全家軍的熱氣球就膽戰心驚。
這熱氣球對于洪承疇這等讀書人來說,并不算是什么秘密,就是一只特大號的孔明燈,雖然明白這種熱氣球的原理,可是想做出來卻不容易。
這種熱氣球對于普通士兵的心理沖擊是非常巨大的,一旦全家軍的熱氣球出現在陣前,他麾下的軍隊弄不好就會炸營。
位于襄陽城的督師行轅內,洪承疇麾下的總兵賀人龍、左光先、曹文詔、副將艾萬年、柳國鎮、杜文煥、韋世明、桂應青等將領,紛紛來到洪承疇的行轅內。
洪承疇自然清楚這些將領的用意,不過他并沒有表態,而是直接設宴款待眾將領。
眾將領如同牛嚼牡丹一般,胡吃海喝,當然,這只是表面現象,眾人皆內心慌亂。眼下的情況,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情。
全家軍沒有南下,并不是畏懼他們這些南明軍隊,只是因為北方遭遇了雪災,隨后京城周圍又遇到了地龍翻身,全家軍在全旭的命令下,正在積極賑災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