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全旭對于奧斯曼帝國的了解,都是來源于后世的歷史記載或者是野史雜記,事實上無論正史,還是野史,都是站在觀旁者的角度不同,對于同一段歷史,有著不同程度的解讀。
這無非對錯。
隨著全旭的初步介紹,全氏大明的政務院內閣大臣們發現,這個奧斯曼帝國,簡直就是朱氏大明的翻版。
與朱氏大明的大臣不一樣,全旭的內閣大臣都是既得利益階級,全旭分潤了擴張的紅利,農民可以獲得更多,更廉價的土地。商人可以獲得新的市場和原材料的來源地,官員可以升職,不用像朱氏大明一樣參與內斗,把對手干掉,或者論資排輩。
朱氏大明兩京十三省六部,而全氏大明則是十九部,至于省級單位,則更多了,分別是設立了東北六省遼陽省、黑水省、安東省、會寧省、伯利省、北鎮省(既內蒙東部、外蒙一部),北方三省天山省(外蒙大部)、瀚海省(貝爾加湖)、雪原省(西伯利亞),西北寧夏省、(包括內部鄂爾多斯、包頭等地),甘肅省(包含青海省)、加上河南、山西、河北省(包含內蒙中部)陜西和四川(包括重慶、貴州一部、云南大部)、呂宋、臺灣、海南、中南五省,現目前為止,全氏大明光省級行征單位,就有二十四個省,這不包括湖廣、江浙、江南省。
官位多了,想當官員的官員的出路也多了,特別是皇家陸軍與皇家海軍,這場統一戰爭,第十六師,動員了其中七個師,將近一半的部隊根本就沒有來得及動手。
不戰爭,就意味著沒有戰功,他們也想封妻蔭子。
海倫娜感覺有些目瞪口呆。
奧斯曼帝國即使在歐洲也是一個惹不起的存在,強大如西班牙帝國、神對羅馬帝國,對于奧斯曼帝國也都是能躲就躲,能避就避。
但是,全氏大明的內閣大臣,無論文武,在提高奧斯曼帝國之后,眼光里都露出了綠油油的光芒,仿佛奧斯曼就是一塊肥肉。
“朕準備派出一支艦隊,前往尼羅河興建公主府!”
“臣贊成!”
“臣同意!”
“臣附議!”
海倫娜以為大明內閣大臣會考慮到奧斯曼帝國的強大,駁回全旭這個非常荒唐的提議。
其實,海倫娜還是非常愿意凱瑟琳封在大明,哪怕只是一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也足夠讓威尼斯城邦共和國的國民有一條退路。
雖然凱瑟琳現在還只是一個兩歲的小女孩,真到了無法生存下去的時候,威尼斯城邦共和國為改變政體,成為威尼斯王國,讓凱瑟琳擔任女王,保證沒有人反對。
只是,全旭太過兒戲了,怎么可以把凱瑟琳封在尼羅河三角洲呢?
這可是奧斯曼帝國為多不多的富饒之地,而且還擁有差不多三十多個威尼斯城邦共和國的人口。
奧斯曼帝國是不會放棄這塊領土的,主要是這里不僅是富饒的糧倉,更是帝國的咽喉之地,如果全旭派出占領了尼羅河三角洲,那就等于在奧斯曼帝國的腰眼上頂著一柄鋒利的匕首。
只不過,隨著沈明澤表態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