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移民以五十艘運輸船為主,在三十二艘飛魚戰艦,以及八艘主力戰艦的保護下,準備在一個半月之后啟程。
大明皇家海軍與奧斯曼帝國的正式大戰還沒有開始爆發,蘭州碰碰羅世明卻向全旭匯報,他們在西伯利亞荒原,遇到了大批馬匪。
全旭在接到消息之后,很快就反應過來,這哪里是什么馬匪,這明明就是沙俄的遠東侵略軍,也就是哥薩克騎兵。
這其實是全旭的誤區,對于這段歷史,全旭的了解不多,他曾以為現在的西伯利亞無主的荒原,他曾經以為沙俄對遠東的擴張,應該在清初康熙時期,然而,就在現在居然遇到了哥薩克。
不過,在這個時期,哥薩克騎兵卻遇到了對手。
此時的沙俄,已經開始了對遠東的擴張,衛特蒙古與喀爾喀蒙古就是因為沙俄的擴張,蒙古無法對付兇悍的哥薩克騎兵,只向滿清報團取暖。
平心而論,哥薩克騎兵的戰斗力極強。他們生性兇悍,富有冒險精神,而且嗜血成性,他們帶著火槍,砍刀,斧頭,對付一般的草原部落,可以說是秋風掃落葉。
他們一路東進,一路掃蕩,一路殺戮,一路所向披靡。
無數草原部落或蒙古部落,被哥薩克騎兵殺得寸草不留。現在他們已經在西伯利亞建立了一個個的定據點,生活在西伯利亞地區的土著萬萬不是他們的對手,不是被驅逐就是被屠殺殆盡。
此時的全氏大明正在向西探索著,正好跟哥薩克撞了個正著。
在原來的歷史時空,我大清被沙俄按在地上一直摩擦,從順治康熙,再到溥儀,一直欺負了個夠幾乎從來沒有占過便宜。
但是,但是,但是,全氏大明的皇家陸軍可不怵這些毛子,再說,就算怕也沒用,總不能灰溜溜的退回來吧?
大明可丟不起這個人。
在十幾支小部隊吃了悶虧以后,皇家陸軍的騎兵部隊開始有秩序的調往西伯利亞。
在這種情況下,大戰是一觸既發。
從最開始十幾人的追逐戰,再到規模變成數百上千,再到幾萬人的戰役級別的對決。
平心而論,大明皇家陸軍的騎兵,并沒有成旅的級別建設,最大的建制單位只是一個騎兵團。
而且騎兵團的裝備,并不像陸軍步兵一樣,武裝到牙齒,由于騎兵需要追求速度,步槍和輕重機槍裝備不多,而且西伯利亞補給困難。
當然,這也不是說大明皇家陸軍的騎兵不占裝備上的優勢,相反,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不少騎兵團都是裝備了至少十二挺重機槍,幾十挺不等的輕機槍。
可問題是,子彈對于那種來去如風的哥薩克騎兵消耗太快了,哥薩克騎兵并不像清軍一樣,經常組織幾萬人馬,十幾萬人馬的大規模決戰。
他們已經學會了中原游牧民族的游擊戰術,通常都是化整為零,利用廣袤的草原,進行迂回戰術。
就像士兵突擊的許三多臺詞一樣,戰爭最終還是進行人與人之間的戰斗,再先進的導演彈,飛機大炮都會消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