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了大都之后,遼東一帶,又沒有元軍的主力,自然不值得明軍投入大批的力量去征服。
相反,山西,陜西等地還盤踞著數量不少的元軍,想想都知道,遼東可以暫時不管,但是,山西和陜西兩地的元軍肯定是要滅掉的。
也因此,遼東還控制在元廷的手中,此刻,王禑趁機開口索要遼東,若是不給,這王禑定然是不肯出兵幫忙的,就算高麗國內有再多的親元勢力也沒用。
人家又不是不愿意出兵,只是出兵之前要個價兒怎么了?
這還不是應該的?
高麗這邊很麻煩,而四川的明升那邊,也不簡單,派去了幾波使者,到現在,一個都沒回來。
嗯,愛猷識理達臘覺得,八成是被扣在那兒了!
聯合多方,這事兒從一開始,就是步步不順。愛猷識理達臘思前想后,覺得要破局的關鍵還是在于擴廓帖木兒。
如今,他也只能依靠擴廓帖木兒了!
除了他之外,還真不知道能依靠誰?
良久,愛猷識理達臘命人給擴廓帖木兒送去了一份圣旨。
幾日之后,接到圣旨的擴廓帖木兒在使者走后,望著眼前那一份圣旨有些出神。
因為圣旨上面希望他能夠擇機收復大都。
并且,在后面,還詳細闡述了理由。這理由,擴廓帖木兒不用看,都知道是些什么。
誰不知道收復大都的好處?大都一旦收回來,那么,對于聯合各方的談判必然是一個大大的好消息。
現在之所以如此被動為何?就是覺得元軍不一定干得過明軍,這主動權,自然是不在急于尋求盟友的元廷。
可是,這大都怎么收復呢?
擴廓帖木兒有些犯了難,這明軍,果真不是好招惹的,就比如之前,他在韓店設伏明軍大將湯和。
仗是打勝了,明軍也確實損失不小,但是,和擴廓帖木兒心中的預期完全不一樣,他原本打算是全殲這股輕敵冒進的明軍的。
若是能活捉到明軍的一兩名大將,那就更好了!
但這些目的,都未達成。
此刻的擴廓帖木兒,再度將明軍的威脅提高了一個檔次,他從未想到,這一支從江南殺出來的兵馬,居然會如此的強勁和厲害。
南人柔弱,不堪一擊,這個他原先腦海中的印象,在不斷和明軍的交手中,被擊潰的粉碎。
一次又一次的交手,都證明,明軍或許比他手底下的元軍更強。
尤其是明軍的步兵,悍不畏死,且又懂得彼此之間相互配合,難纏的緊。他們結陣防御,完全可以抵擋住元軍騎兵的沖擊,甚至能有序的組織反攻和繞后突襲。
而這,不過是落單的一支幾百人的明軍隊伍。
而在騎兵方面,擴廓帖木兒不得不接受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就是明軍的騎兵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已經和身在草原,長在草原的蒙古騎兵不分上下了!
騎兵,曾經是蒙古人的驕傲。是蒙古人鞭撻全世界的依仗,可現在,有人完全不遜色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