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家投奔凈蓮寺后頗為老實,宇文化及這東不成西不就的人,也沒有任何異樣的心思動作;仿佛知道周奇不待見他,宇文化及根本沒有跳出來搞東搞西的念頭,只是安安穩穩待在家中,規規矩矩的恢復家族勢力。
凈蓮寺治下唯才是舉,同時監察德行;只要才能過人,無論是何出身,都能在凈蓮寺下得一官職,而且不損律法之事,便能一直做下去。
凈蓮寺雖屬佛宗之流,但其治下多行法家之治;也是因此才吸引了許多士族旁門,寒門士子加入其治下為官吏。
自李淵打開洛口倉之后,雖然被凈蓮寺勒索了不少軍資糧草,但是得益于隋廷的累積和佛門的支援,讓李淵很快的緩了過來;雖然兵甲還是缺乏,但至少糧草等是足夠再次募集一批大軍了。
瓦崗寨在李閥所立的新朝廷面前毫無還手之力,被張須陀打的節節敗退;本來已經發展到十幾萬人的局面,現在被打的剩幾萬殘兵,不少將領還被俘殺,李密雖有翻天之心,但無回天之力。
至于偷襲洛口倉,李密不是沒有這個想法,但是李閥出兵太快,宇文成都敗逃太快;還未等瓦崗寨有所行動,李閥大軍便占領了洛陽,這時候瓦崗寨便不能再去洛口倉了,不然就是送上門的找死。
從商丘敗退到徐州,瓦崗寨此刻的狀況是既無兵源也無糧草,連李密都不抱什么希望,更別提下面的將領的。
二月,徐州,瓦崗寨中將領匯聚一堂,僅有十幾人,比原來鼎盛時的瓦崗寨相差甚遠;瓦崗寨人最多時,士卒十幾萬,戰將上百,一個院堂都裝不下。
如今只剩下這么點人,每日還時不時的有逃兵之事發生。
“如今的局面爾等都知曉了,吾意投降李閥,眾位有何意見?”
李密淡漠的開口說道,長途的奔逃加上看不見希望的局面,讓他不想再抱著推翻隋廷的希望征戰下去,不如趁手中還有幾萬大軍,投了李閥換個好出身。
眾人默然不語,有些人心中不愿,他們大多家世中落,亦或是出身寒門;如翟讓等人,投李閥,很可能會被世家門閥擠落,相比之下,他們更愿意投南方的凈蓮寺。
聽說那些求賢若渴,唯才是舉,對于寒門出身亦或是家世中落的人來說,凈蓮寺才是好的選擇;而且凈蓮寺虎踞南方,自起勢后便攻無不克,短短數年便二分天下,論及大勢,他們感覺凈蓮寺的可能更大一下。
只不過李密在瓦崗寨威勢不小,就連翟讓也多有僻讓,對于李密的建議,他們雖心有不愿,但未明面反駁。
“好,此事眾位回去仔細思索一下,改日再議!”
李密心中生怒,眼中閃過一絲殺意;隨后便讓眾人散去,只不過李密心有不甘,又悄悄召集心腹前來議事。
三日后,徐州生亂,瓦崗寨內亂火拼,李密以有心算無心,殺了翟讓等部;最后一通廝殺,僅有徐世勣、單世雄寥寥數人逃了出來,向南方投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