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不是特別失敗?有了事業,沒了兒子。”高臺有些難受的看著妻子。
“我們努力了。”高夫人其實也想了一夜,說她后悔嗎?她想想,她不后悔當初決定幫助烈士遺孤的決定。那時,他們也在炮火連天的戰地抱著必死的決心,把第一手資料報回祖國。他們坐著專機回國時,同機還有不認識同行的骨灰。他們有幫助烈士的遺孤的想法,那是必然的。后來幫助變收養,也是他們當時難以預料的。于是,也就只能遺憾了。
后悔沒有好好教育孩子?收養了孩子,親兒子出國了,他們的生活那時其實已經安定了,不再需要要他們四處奔波,他們有想把對兒子缺失的感情在養子身上補償。但怎么教育?養子到他們家時已經十四歲了,三觀早就定型了,不過,他是知道這里不是他的家,于是一直很柔順乖巧,這些年,他們也沒想到,養子會為了錢,把老頭推倒在地。
所以現在說他們教育失敗,他們能說啥?他們都沒教育過,談什么失敗?
“你說,我們退休了,為什么沒想過,去看看孫子?”高臺躺下時,突然問道。
“我們沒去看孩子,而張芒也沒帶孩子來過啊?”高夫人咧嘴苦笑。
張芒在還是他們兒媳時,也就是禮節性拜訪。來了,也就客客氣氣的;等著離婚了,張芒更是面子情了。特別是帶他們去公證之后,表明了她不貪兒子的那點家產后,她真的是不叫,就能完全不記得他們。
有時,高夫人叫張芒時,以為張芒會帶孫子一塊。但張芒每一次也都是有事說事,只要他們夫婦的要求,她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也就直言不諱的解釋。處置得特別官方。
其實都活了七十多了,張芒怎么想的,大家心里都明白。她來,就是不讓外人說道。回頭高峰,還有孫子也說不著她。但她真的心里還有他們?真一點也沒有。
所以,她和他們見面時,從來就沒有帶過孫子。因為真的處出感情怎么辦?她應該一點也不想讓寶寶和他們有一點感情吧?所以,現在她和兒子的解釋很好,他們從沒要求見孫子,這讓她沒有為難。是啊,她沒有為難。真的要見,她才會為難。
“算了,我們也就只生沒養,孩子心里有怨氣,也是自然的。就這樣吧!至少,沒跟那小子一樣。”老爺子輕輕嘆息了一聲。
高臺夫婦其實心里也是有兒子的,不然也不會知道兒子放棄了所有的財產,凈身出戶之后會那么驚怒了。高峰怎么說也是親兒子。所以老頭、老太太那會起,也真的努力存錢了。總不能讓兒子老來無靠不是!
他們這邊存錢,對養子那邊的支持自然就少了。于是矛盾也就出來了。老頭在位時,養子還客氣一點,等著老頭退了,一切也就被血淋淋的撕開了。
在養子看來,他還是受了虧待,老頭老太太送親兒子去英國留學,開那么大的公司……而他一直乖乖的在老頭、老太太身邊又得到了什么?一切猙獰而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