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喜歡這種自由、平等、追求真理的理念。
不墨守陳規,它能使人的潛能被最大程度的激發和挖掘,不是嗎?
在靜飛的按排下,在后面的二天半時間里,我果真進入了哈佛大學商學院團隊模擬特訓課的課堂中。
Todaydoesnotwalk,willhavetoruntomorrow.今日不走,明天要跑。
Thoughtisalreadyislate,exactlyistheearliesttime.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
既然是團隊,就應該有整體意識。只有團隊中每一個人都拼盡全力往前跑、往前沖,團隊的整體成效才是最佳的。
做任何事情,任何時候覺悟并改進都不為時已晚。
在模擬課上,奧特萊博士先讓我們團隊的十個人各忙各的工作,彼此之間沒有任何關聯和配合。
然后,同樣的一個課題,又讓我信息互通,彼此協作完成工作。
結果,前者,雖然我們每個人工作都很努力,也很忙碌,但由于我們彼此之間消息不通,缺乏交流,互不配合,互不理解,所以做了許多重復的工作。最后,還因為一個人的工作失誤讓整個團隊的工擱淺了。
而后者,由于團隊里每個人都互通信息,積極配合,樂于幫助別人,總是把團隊的整體利益和效率放在首位。所以,團隊人員之間工作積極,氣氛熱烈,配合得也是天衣無縫,結果完成的工作既快速,又高質量。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沒有對比,就沒有覺悟!
想想我們自己的團隊,目前不就處于前者的工作況態中嗎?
我們每一個人,每天似乎都很忙碌,有時忙得自己連喝一杯水的時間都沒有。
不停地回復當事人的各種咨詢問題,不停地接電話,不停地核算數據,不停地掃描文件,不停地立案……
但我們都是在忙僅僅屬于自己的工作任務。
在辦公室里,只要是工作時間,我們彼此之間沒有溝通過一句話,更不知道彼此都在忙什么工作。
唯一的交流,就是為某件責任不清的事情爭得面紅耳赤!
毫無疑問,律師是人格最獨立的一群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式,辦案風格。
但在你獨立執業之前,是不是該收斂一下自己?
既然是律師團隊,就該有團隊的樣子。團隊不是追求個性獨立的地方!
“怎么樣?感受頗深吧?什么事情,都沒有自己親身體驗來的刻骨銘心,是嗎?”走出模擬課堂,靜飛一本正經的問我。
“那得看是什么事情,有些事我我不想親身體驗!”
“你想什么呢你,就事論事好不好?”
“我是就事論事呀,是你說的范圍太寬范了,不是嗎?”
靜飛苦笑一聲:“舉一反三了你,不錯!有發散性思維總是好事,不過跟我在一起,你能不能多往好的方面想一想?”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面,怎么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呢?哈哈哈……”我笑著狡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