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克斯起源于亞洲,本身就適應澳大利亞北部地帶的潮濕炎熱。它們皮膚光滑、毛短,因其皮會反射太陽光,所以也不易被曬傷。另外,這類牛只汗液中自帶有能驅散牛虱和其他寄生蟲的化學成分,有些品種的印第克斯尾巴上也能分泌這樣的化學物質,所以當它們甩尾巴拍打蚊蟲的時候,就等于在給身體涂抹驅蟲藥水。
相對溫帶牛種而言,印第克斯通常骨架更大、腿更長,因此能輕松地在廣闊而相對貧瘠的土地上游走,尋找食物和水。他們天生強壯,能適應干旱嚴酷的環境。
再簡單的形容,南方是谷飼牛。出欄前要經過谷料飼養的牛。
北方是草,可以完全吃草長大,不需要喂養谷料。
在珀斯以北的牧場,有些牧場永遠水源,可以飼養南方牛。有些牧場沒有水源,土地干旱,只能飼養北方牛。
交易區場地很大,市場里的人,還沒有牛多。
現在市場行情不好,一頭1.5周歲的耐旱王母牛,標價才1000澳元。相當于每kg20分等于1元……
小牛犢的價格,200——700澳元。看品種,看血統……每一頭等待出售的畜牛上面都有標簽,上面有詳細講解。
架子牛,基本都在400kg左右,大概在900澳元每頭。架子牛都是南方牛……
現在早上九點過。
十點鐘有一場拍賣會,拍賣公牛,也就是公種牛。
等到拍賣的種牛區,最熱鬧。很多人在這里盯著公牛的蛋蛋看,還有人去捏幾下的……種牛的價格,最便宜的一頭,起拍價是7000澳元。最貴的一頭,起拍價3.5萬澳元。
而哈里森的說法,想買一頭最好的種牛,往往要花費十萬以上的澳元。
當地飼養最多的是抗旱王,一個牛的品種,皮毛是紅色的。
最貴的品種是布蘭格斯牛,和牛與婆羅門的雜交品種。也是大塊頭……據說,布蘭格斯牛的味道不錯。
市場的交易量不大。
聽哈里森說,放在兩年前,每個開市日,一上午就能完成所有的交易。
現在,一天下來,送來市場的牛,有一半沒有賣出去。主要是畜牛這邊交易量不行。
肉牛市場的交易,早上就完成了。
畜牛行情不好,主要是牧場主不看好未來的行情,都在減少畜欄數量。
一個上午,哈里森幫林易他們挑選了30頭抗旱王,15頭布蘭格斯,以及47頭母牛。
今天沒有特別好的種牛,哈里森說可以再等等,現在行情不好,說不定可以等到頂級種牛。
早上買的牛。下午,哈里森幫忙聯系了運輸車,將牛犢和母牛送回了牧場,分別丟進放牧場和養殖場里。
放牧場用來放牧,有小棚子可以遮風避雨、遮擋太陽。
養殖場就是牛棚,圈起來飼養。作為育種區的牛棚,牛棚后面有片草場,母牛們吃飽喝足后,可去草場里散散步。
今天出去一趟,林易又漲了一些知識。熱帶牛,溫帶牛……
熱帶牛又分熱帶多雨環境下飼養的牛,和熱帶干旱地區的牛。
蠻荒世界中央山谷的角牛,應該屬于熱帶干旱牛。不曉得那里的牛,能不能和外面的牛進行雜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