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墨爾本到西澳的杰拉爾頓,全程四千多公里。
林易和林遙換著開著,用三天多的時間,便回到了牧場。
牧場里的主要土路,都是石礫鋪設夯實的道路,道路非常平坦,開跑車沒什么問題。
但在回程途中,有些路段非常不好。車子顛簸著,還磕碰了幾下底盤……
回到牧場剛好是中午。
吃了個午飯,林遙開著車去了杰拉爾頓給車子做保養,登記車牌。
林易去了一趟育種場。
育種場的母牛全都接受了配種,已經確定懷孕的母牛超過半數。
中午,雇傭的工人離開牧場回去休息了。
哈里森兩口子搬到了牧場內居住,方便照看母牛群。哈里森現在是牧場經理了,拿著八千澳元的月薪。這個月薪在牧場工作崗位中算是中上層的了,即便市場好的時候,哈里森兩口子特別珍惜眼前這個工作。
“嗨,哈里森……”林易開著皮卡過去,哈里森和杰妮芙正在給園子里的新移栽來的花草澆水。
“Boss,您可算回來了。”哈里森放下手上的活,邀請林易進屋坐,給林易泡了杯茶。
這個茶葉還是林易媽媽送給他們的。
林易他們不在的時間,哈里森每天都會電話過來匯報工作。
“牧場的畜欄數量已經滿負荷了么?”林易說。
“已經是滿負荷了。想要增加畜欄數量,得建設牛棚。”
“給你150萬,能建成多大的牛棚?”林易問。
“大概1000頭牛的牛棚。”
林易想了想,又說:“我要的是飼養母牛的牛棚。增加1000頭牛,是否還要招聘工人?”
現在就7個工人對育種場這邊,林易是準備做甩手掌柜的,不會參與喂養,頂多就來看一下。
哈里森抓了下腦殼:“建1000頭牛的育種場,大概需要200萬澳元。至少還得招聘10名工人……育種場和飼養場不一樣。”哈里森又說了一個事情,石峽谷牧場的飼養方式已經違規了。
石峽谷牧場注冊的是家庭為單位的牧場,主要是放牧,以及100頭以下的種牛飼養。現在的石峽谷牧場,飼養了535頭母牛……
這個違規無關緊要。他們這個偏僻的地方,面臨被調查的風險,幾乎等于0。
再說了,石峽谷牧場和約翰遜牧場是同一個老板。約翰遜牧場可是有八萬多英畝土地……
“建1000頭牛的育種場,以石峽谷牧場的資質不可能審核通過。必須將約翰遜牧場登記到石峽谷牧場的名下,如此可以減少審核流程。”哈里森道。
“嗯……你明天陪我跑一趟。”
重新登記牧場的育種和飼養數量,將約翰遜牧場也登記石峽谷牧場的名下,也幸好是在小地方,審核流程不是特別復雜。
最終登記了一個1500頭牛的育種中心,一個500頭的肉牛飼養場。至于放牧場,并不需要特別的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