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個很好的開端
親吻了阿蘭的手背之后,羅什伯爵稍稍有些后悔,早知道阿蘭夫人要出面,他應該帶一點禮物來的,反正拿破侖三世會報銷。可惜沒有提前預知,下次得帶個啥。
得了,坐下談話吧。忠右衛門還是沿用的德川家定的那一套法國沙發,侍從們送上紅茶點心之后,便恭敬的離開。只留下擔任翻譯的兩名侍從武官,以及擔任大老的松平齊宣。
當得知幕府將要和英國重新開始會商征印軍兵變一事,并且邀請法國人出面成立調查委員會之后,羅什伯爵并沒有立刻答應下來。
他知道幕府這是援引當年法日友好通商條約之規定,一旦幕府同外國發生矛盾或者沖突,可以邀請第三方進行協調,并且接受第三方的建議。
同時英國人和日本人發生沖突,進而訴諸司法時,也是采用會審的形式,并使用法國的拿破侖法典進行審理。
條約歸條約,你得告訴我原因,我為啥要幫你來做這個活
“此番英使阿禮國咄咄逼人,意欲立刻調集幕府官軍,反撲清國。”忠右衛門看似說了一句廢話。
但是話聽在羅什伯爵耳朵里,就有別的意思了。法國在遠東沒有足夠的實力,立刻反攻清國。而英國有,英國可以立刻調集幕府傳習隊上萬人進攻清國。
表層的意思如此,深層的意思呢當然是英國有可能甩下你們法國人,單獨進攻清國,先行擭取更大的侵略利益,割占更多的領土,得到更多的租界和通商口岸。
雖然這只代表我一家之言,但是有沒有這種可能,你自己想想。
英國人的外交信譽是吧,你愿意相信也好,不愿意相信也罷。作為和英國打了兩次百年戰爭的國家,法國應該如何處置這件事
是裝作默然無知,靜觀事態的發展,還是稍稍出面,假裝中立,多拖延一下時間呢反正現在有了蒸汽大輪船,要不了五個月,法軍就能從法國本土以及非洲殖民地調集而來。到時候手里有了兵,才更好同英國人“共進退”啊。
“陛下的話,打動了我”羅什伯爵也不遮掩什么,很坦誠的說道。
要是法國出面成立調查委員會,并且擔任英日之間的協調者,那不免有幾分給幕府當槍使的意思。可是羅什伯爵認為這個槍,可以當一當。法國現在和英國正在爭琉球,本來就有小矛盾。
坐視英國人提前擭取更多侵略利益,在遠東的實力大漲,不符合拿破侖三世建立一個遠東大殖民帝國的宏偉目標啊。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想著“進步”的羅什伯爵,當然得做一做攪屎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