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要發紙幣,此事你怎么看”六月份過了,在江戶交代的諸侯們就被允許回國處理政務,明年四月再到府,松平慶永自然也得以回到福井。
日本的鈔票叫銀行券,咱們知道就行。
雖然身處于福井,但是因為有在府留守的家臣,而且還有電報通信。所以第一時間,松平慶永就已經知道了幕府有意改革財政制度,并發行紙幣的事情。
作為去歐美逛過一圈的人,松平慶永已經不是那種坐井觀天的人啦,他知道如果幕府這一波能夠把紙幣發行推動成功,那么以后幕府的財政將大為改善。
現在大前提,是市場上貨幣供應量大大不足
基于此,幕府以大量的黃金和白銀現貨作為準備金,發行貨幣,不僅不會導致市場出現混亂的情況,還有可能大大的促進民族工商業的發展,進一步活躍起整個市場,令原本集中在少數城鎮、少數人手中的財富,開始分享到更遠的界限。
而且幕府有一個什么好處,那就是幕府掌握著大量的金山銀山,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幕府把這些開采出來的金銀存儲在銀行之后,就可以連續的印刷鈔票。每年都可以獲得更多的財政收入。
畢竟老百姓拿到了鈔票,不可能立刻全都去換黃金的,銀行方面只要不是濫發,而是以準備金的兩三倍初期向外發鈔,那么就不可能出現兌付不出的情況。
等到信用建立了,就可以以準備金五倍甚至八倍十倍的數量,對外發鈔。加上現在整個日本的經濟正是不斷地蓬勃發展的時期,短時間來看,這個短時間以半個世紀為限,經濟規模是在不斷擴大的。
市場只會缺錢
所以只要有準備金,銀行盡可以大規模的印鈔票。市場需要大量的通貨,來配套整個繁榮的市場規模。
“自先代宰相濱松侯水野英烈院始,幕政日新日漸,頗有一日千里之感。如今又有銀行一事,主公若是再不奮起,恐怕只得一富貴公侯矣。”橋本左內沒有坐在松平慶永的面前,而是背著手在檐廊上走來走去。
橋本左內也是牛津大學畢業的高材生,資本主義好的壞的東西他學了一籮筐。雖然知道大勢正在漸漸的倒向幕府,可是松平慶永待他有知遇之恩,解衣衣之,推食食之,那么他肯定要為松平慶永出謀劃策,甚至鞠躬盡瘁。
在兩人之間,天方孫八、秋田八郎兵衛、中根雪江、鈴木主稅、淺井八百里、平本平學、長谷部甚平、石原甚十郎等親信家臣環繞。有些人是英國的留學生,有些人是法國的留學生,也有些同松平慶永周游過歐美。
事實上,這一批家臣大多也是有一定國際視野的人。他們對于松平慶永擁孝明天皇“親政”,然后自己擔任內閣總理大臣的計劃,也是比較贊同的。
作為福井藩大臣,他們當然希望松平慶永一飛沖天,然后他們得以掌握整個日本的權勢。
此時的福井藩,其實也頗有實力。松平慶永實際上并不持堅定的攘夷論,他現在是個開國派。以前支持尊攘分子,不過是利用他們罷了。他在繼任藩主之后,就開始大規模的對清貿易,通過做各種二道販子,積累的不少錢。
重塑了藩財政的基本盤之后,又開始了新式軍隊的編制。為了以身作則,松平慶永在回國之后,下令廢除上下武士所有的繁冗衣物飾品。
此乃日本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