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麥克唐納的翻譯,東海鐵道干線,也就是江戶到大阪的鐵道,現在跨越了大井川和天龍川兩道天險,構筑了堅固的橋梁,剩下的難度只剩下一個。
伊賀群山
大伙兒都知道的,日本的西國到東國,在近畿和東國的分界處,也就是近江、美濃、伊賀、伊勢、尾張一線,只有兩個方便通行的地方。
一個就是關原合戰爆發的大垣城附近,這地方可以從近江直接進去濃尾大平原,然后沿著東海道駿遠三三國,就能直抵關東了。估計當年石田三成也是這么一個想法,在關原擊敗了德川家康之后,就能夠直取德川家康的關東老巢。
還有一個地方,那就是安濃津城,也就是后來德川家康封給不事二主藤堂高虎的那個地方。這個地方也好理解,從畿內過伊賀,通過幾條發源于山間的河流,走河谷可以直抵伊勢平原的中部,然后過尾張,結果一樣。
正常而言,最好走的就是大垣城那一塊,中山道選擇那個地方不是沒有道理的,能夠讓十幾萬大軍順利通過的地方,絕對是先天優勢加上后天發展完備的道路。
要不然諸位問問走木曾街道的德川秀忠,他在山里面,是怎么被真田昌幸給耍的團團轉的。雖然有人說他是故意被真田耍,以避免直接關原參戰,但起碼也能從側面說明山道難行。
所以英國人眼下正在糾結,是穿過大垣城,還是穿過津城藤堂高虎轉封之后建城,兩個選擇,有利有弊。
大垣一線,全都是平原,后續的施工非常容易簡單,只要一路鋪設過去就完事了。但是這就要從尾張、美濃、近江一路繞行,起碼要多出去上百公里的鐵道路線。
津城一線,距離自然是縮短了不少,等于就是從三河拉直線,直接溝通大阪。可是這個地方有山地,工程難度將大大增加。雖然因為日本的勞役既不值錢,也不怕死,導致用工費用不會增加多少,但完工通車時間,是肯定要延遲了。
請問宰相大人怎么辦吧
井伊直弼一聽,下意識就說選擇快點完工的那一線,不要怕花錢,花錢有什么的,沒錢了我就去朝洋人借嘛。反正等我井伊直弼一蹬腿,誰愛還誰還去,關我屁事。
還是趕緊讓鐵道和電報線建成完工最好,這樣幕府對于畿內的掌控力,就能夠大大加強,不再需要為突發事件而焦急。
正當時,侍奉在一旁的一名彥根藩家臣突然開口搭了一句,走大垣城好啊。如果走大垣城,那么鐵路拐進近江國之后,必然就經過彥根城,然后再是京都,最后抵達大阪城。
彥根城就會成為整個近江國第一座鐵路大站,到時候城下也會更加的繁榮。彥根藩的武士將來到府交代,都不需要再在路上拖延五六日七八日了,直接坐火車,上午出發,晚上就能在江戶的彥根藩邸吃晚飯啦。
瞬間就提醒了井伊直弼
是啊,他們之前經過的小田原、駿府和濱松,因為鐵道的溝通,原本散布在其他小的宿場町的人流,都慢慢聚集到了這些鐵路上的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