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們仍然在忙碌自己的生活,并沒有因為一個遙不可知島嶼上的事情而擔憂。
畢竟這個世界可是有神靈和巨龍存在的,平民們從小就安于自己的平凡,天塌下來自然有強者頂著。他們能夠過好自己的日子就已經是一種勝利。
不過埋骨之地的事情倒是讓各國的國王更有危機感,如果人類世界真的出現喪尸病毒,這對于他們的統治來說絕對是一大挑戰,原來建立的秩序很可能會崩塌。
對于伊澤來說,加快國內各個行業的發展,盡快促成國內的工業革命對他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
于是伊澤在國內的這三年,他隔三差五就往卡貝爾學院跑,時不時“點撥”那些正在努力研究的天才們。
有了伊澤這個未來眼光的指點,加上前所未有的豐厚財政支持,學院的研究者們的課題和實驗以飛速在進步。
其中最耀眼的除了瓦特的蒸汽火車,諾貝爾的炸藥外。
還有兩個人成為了伊澤最關心的對象,一個是專門研究電磁現象的法拉第,另一個則是在法拉第的理論基礎上,研究出發電機的西門子。
蒸汽機的發明本來就大大加快了工業的發明,而發電機的出現,則更是一次飛躍。
伊澤把原來地球上要經過兩次工業革命才出現的產物電,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提前制造出來。
而不依靠魔法,而是依靠大自然現象造出的電能,很快又吸引了一大批工科天才投入其中。
在西門子發電機的基礎上,格拉姆發明了電動機,很快就取代了蒸汽機成為了新的動能工具。
這三年內,伊澤大部分時間都陪這群天才們一起,將電力技術在國內的應用推廣努力著。
當圣誕節時,愛迪生發明的電燈第一次在皇宮前的廣場圣誕樹下點亮,所有的平民都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這一定是魔法!”
“我不相信一根繩子接上一個玻璃瓶就能發光!”
“肯定是我們的國王用魔法在跟我們開玩笑。”
“工具怎么可能產生電,電除了魔法師和打雷天,我們根本不可能造的出來!”
……
卡貝爾城的平民雖然也能感覺到他們城市面貌每天都在變,經常會有奇奇怪怪的東西在學院里運進運出。
但讓他們一下就接受電和電燈,這也很難。
直到伊澤在全城的主要馬路上都安裝了路燈,橘黃色的光照亮冬季的長夜。
卡貝爾城的平民們才開始慢慢接受,后來伊澤又免費給家家戶戶都裝上了電燈。
卡貝爾城成為這個世界上夜晚最亮的城市。
被電燈點亮的城市,吸引了大量國內外的游客觀看。
所有人都羨慕卡貝爾城的居民,他們竟然每個人都能享受這么美好又方便的電燈。
伊澤當然也沒有偏心卡貝爾城的居民,在都城通電后,伊澤立刻開始了全國建立發電廠和鋪設電路的計劃。
到了第三年末,卡貝爾王國的主要城市都已經通上了電,全國70%的人口也都用上了電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