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他絕不放任如此攻守易位之事發生,況且此時調撥兵馬已然來不及了,他必然會先行退兵,與三山關總兵官鄧九公合兵一處。”
說到此處,姜尚便向武王請令,欲要全軍出擊剿滅聞仲大軍。
武王姬發聞言便立刻慨然道:“一切皆依丞相調令便是!”
見此姜尚也不啰嗦,只見其立刻調兵遣將,發號施令:
“廣成子師兄,你帶一師甲士于桃花嶺之外設下埋伏,將聞仲攔住,不許他進佳夢關;
赤精子師兄:你帶領一師甲士去燕山腳下伏擊聞仲,不許他進五關,二位師兄速去吧!”
隨即姜尚又令其他幾位各自出營埋伏,務必要將聞仲陷入死地。
這倒不是姜尚與聞仲之間有什么私仇,只是姜尚清楚聞仲存在的意義。
聞仲作為先王帝乙親命的輔政大臣,紂王年幼之時的老師,是如今殷商朝廷之中唯一讓紂王有所忌憚的。
當紂王想要放縱肆意之時,聞仲便是他約束心中的最后一根繩索。
在姜尚看來他若是聞仲,即便前線再如何戰事緊急,他也不會離開朝歌一步。他的作用,只有在朝歌朝堂之上才能發揮到最大!
但是俗語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聞仲恐怕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對殷商朝廷有多重要。
否則也不會在紂王即位之后,依然如前朝之時一樣南征北戰,討伐不臣。
待各處伏兵都已布下之后,姜尚看著大帳之中剩下的諸人,不由面色嚴肅道:
“這次圍殺乃是以聞仲為主,只要能殺了聞仲,戰場之上諸位可臨機決斷!”
在眾人應諾之后,蕭升亦是隨著眾人一齊出了大營向商營襲來。
看著這浩浩蕩蕩的大軍,蕭升心中不由一陣感嘆:“商朝之滅亡之勢,自今日之后再無挽回之地了!”
不過蕭升轉念又意識到,如今乃是天人共治之世,只要截教最終能勝,說不得殷商還有一線生機!
“呵呵,這倒是頗合截教教義!”蕭升不由失笑道。
不過眾人雖然忙得熱鬧,但是蕭升卻是在那渾水摸魚。
正所謂無欲者無求也!他一不貪那岐周富貴,二不想上天封神,只想平平安安過此大劫,做一個逍遙神仙。
故此今日聞仲若是能逃得性命,那就是他氣運未絕;若是他身死道消,那蕭升也樂得送他上天封神。
不過當姜尚攻入商營之后,才發現此處已然是一座空營。一時心中大惱,在見杯盞內茶水尚溫,便毫不猶豫的一路追殺下去。
不過正當蕭升在山野之中漫步之際,忽然聽見耳邊傳來一聲輕語:“道友這般散漫,可是對不起你那莫大名聲!”
蕭升心中一驚,抬頭望去只見形貌端莊,氣質尊貴的宮裝仙子,正踏青鸞而來。
他心中一動,倒是想起了一個人來。不過那位不是據說乃是犯天規下凡歷劫,故此被貶在鳳凰山青鸞斗闕修行,悔過自新的嘛?
怎么現在看起來倒是頗為自在,不像是被貶的樣子!
于是他便輕笑道:“貧道不過是一山中散人,哪里有什么威名,仙子說笑了!”
說罷,他不由試探的問道:“敢問可是龍吉公主當面?”
龍吉公主聞言不由面色一頓,疑惑的問道:“道友曾見過我么?”
蕭升心中一定,果然是她。
于是淡淡一笑的解釋道:“貧道與公主從未見過,只是聽聞公主在青鸞斗闕之中修行,坐騎又是以青鸞,故此心中猜測而已!”
龍吉公主聞言眼中靈光閃動,不知在想些什么。倏爾便見她莞爾一笑道:
“龍吉久居山中,今日靜極思動之下方才出來一游,不巧遇到道友。不知道友可有閑暇,來我鳳凰山一觀如何?”
蕭升自然是無可無不可,再說他也好奇龍吉為何出現在此,索性便隨她去了。
于是龍吉公主在前乘著青鸞引路,蕭升在后駕云相隨。雖然遁速都相差無幾,但是蕭升只覺得自家就好似隨行護衛一般。
他心中不由暗自發誓,找機會自己定要弄一個拉風的坐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