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饒是如此,迦葉尊者那百折不撓的毅力還是讓他頗為感嘆。
聽到此處蕭升不由疑惑道:“舍棄道城而于城外傳道?這小和尚到底是在想什么?”
想到這里他不由心念一動,心中暗自推演起來。
片刻之后蕭升方才緩緩睜開雙眼,隨即只見他不由輕笑道:“有意思!他……這是要另起爐灶么?”
蕭升沒想到迦葉在道城之中傳道千年之后,沒有度化多少修士,反倒是自家先覺悟了!
“即心是佛,是心是佛;眾生是佛,佛非眾生。”
在緩緩念出這道佛偈之后,蕭升不由感慨的嘆息道:
“果然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沒想到不過萬余年不見,這小子竟然已經參悟出了大羅道果!
……后生可畏啊!”
若是當真算起來,迦葉只不過算是佛門三代弟子。但是如今諸圣門下三代弟子之中,能證得金仙便已然算是資質極佳了。
像迦葉這般能即將證道大羅金仙之境的,恐怕一個也無!
不想到這些蕭升卻忽然忍不住笑了起來,他卻是很想知道,當須彌山上的那位多寶如來,知道迦葉如此出眾的時候會是什么表情!
……
瀛洲島之上,只見迦葉寶相莊嚴的跏趺坐于青松之下,看著座下的十余弟子緩緩的說道: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故此若生凈心,東、西皆是圣土,又何需朝拜如來!”
瀛洲島之上,只見迦葉寶相莊嚴的跏趺坐于青松之下,看著座下的十余弟子緩緩的說道: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故此若生凈心,東、西皆是圣土,又何需朝拜如來!”
看著座下弟子那若有所思的神情,迦葉心中不由的一陣欣慰。
自從須彌山大變之后,迦葉心中便一直問著自己:“什么是佛?”
只要坐在須彌山上就是佛了么?那么他這么多年一直堅持的普渡眾生,又有何意義?
當多寶、慈航等曾經的玄門弟子,高居在須彌山上之后,迦葉便愈發變得沉默寡言。
他不明白為何轉眼之間,曾經的玄門弟子,就能高坐在大雷音寺之中?
因為心有疑惑,故此在如來準備派人前往七洲三島傳道之時他主動請纓。
本來他以為或許他要在七洲三島之中游歷一番之后,方才能解開心中的疑惑。
可是當他感應到自家在離開須彌山的那一剎那,心中竟然好似脫去了一層枷鎖一般,他便已經明悟了自己的本心。
也就是在那一刻他方才明悟,須彌山上的——不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