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二月,寒風斂住,氣溫回暖。
人們開始料理地里的雜草,并且將一冬積累下來的糞肥撒入田地之中。
二月中旬,這些工作忙完時候,嬴政下令,使各郡縣,召集閑散丈夫,趕赴咸陽,參與修渠。
凡來參與工作的丈夫,每日管兩餐一宿。
同時,每人每日給薪五錢。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以前,秦國召集人手修建各種基礎設施或者陵墓、道路都是以“城旦”為主力進行修建的。
但是現在充當城旦的那些“贅婿”“小商賈”“不婚男”“奴隸”都被各家瓜分了去偷摸地開墾荒地,可用的人手當然是不足的。
于是就只能以臨時招工的辦法,召集人手,修建一條水渠。
這條水渠,要確保的是整個關中平原的灌溉用水,可以說是利在千秋的事情。
不過既然利益這么大,需要付出的自然也少不了——它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墨者們與少府工匠一齊規劃了水渠預期的走向,而后便是半道開挖。
秦吏們規規整整的將施工要求傳達下去,各級貴族雖說此時并不能派出多少人手來幫忙,但他們都為這條水渠捐了錢,以表示自己對于秦王政的支持。
然而,當秦王政在大朝會上提出要各家各級的勛貴們兌出出一些人手的時候,他們紛紛沉默起來。
即便是最為通曉嬴政的心思的王綰,也在沉默。
人是不可能給的。
一個都不可能!
嬴政于是退而求其次,向各家索要了大批的錢財、糧食。
這下子大家臉上笑容舒展開來了。
他們笑呵呵的將儲放得就快壞掉了的陳糧捐獻出來,將手中那些面值極小,但看著非常多的麻布、銅錢捐獻了出來。
這些物資堆放一齊,看著無比唬人,但大家都知道,這些東西不值錢。
至少,對比起把人手藏起來,后續開墾荒地所能夠得到的利益而言,這些個東西,宛如九牛一毛!
嬴政看著這批糧食、麻布、銅錢,松了一口氣。
他手中此時并不缺錢,只是缺少物資而已。
冬天時候,下發了那一卷政令,使得國中大小勢力坐等開墾荒地,因此少了些搞事的人物,可因此,他手中的低級貨幣、糧食儲備已經下降到令他沒有十分的安全感的地步了。
所以他其實是需要糧食和銅錢的。
但他又并不需要錢,他不缺錢。
只是,銅錢不夠用。
催逼國中大小勢力交付人手,是因為想要與他們玩一手各退一步,拿出他們手中的陳糧和銅錢。
朝臣們也是相當配合的,他們大多也都知道嬴政的困境。
對于他們而言,此時能夠讓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事情就是支持嬴政。
支持嬴政,嬴政的新政順利進行,那么他們期待已久的瓜分秦國土地的夢想才能夠實現。
這是大前提。
可是政治講求的不是一個無事獻殷勤,而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理由。
即便是他們很想幫助嬴政,但,如果嬴政沒有能力拿出一個使大家面上都過得去的理由的話,他們也不會幫助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