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好幾個青年人站起來,對著雉說道:“我也想去!”
他們都想去看一看。
這是他們第一次遇到與固有認知不同的事物。
農會雖然與以往的認知相悖,但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它也是朝廷里的大官們、朝廷里的秦王的安排。
對大家好的,大家心里也清楚,不可能是那些大官的。
不說大官,就是存里的三老、縣里的官吏,大家也都清楚,他們是不會對自己好的。
只有是那些秦王政派來的人,是在對自己好。
也就是,只有秦王政在對自己好。
秦王政,與其他人,是不一樣的!
……
“今晚還需要加班嗎?”嬴政問道。
趙高在嬴政身后,點了點頭:“陛下,抽調了太多熟練工人離開了,如今銅鐵爐里人手嚴重不足的。”
人手不足,不加班,就跟不上進度,也就,不能滿足需求。
嬴政捏了捏眉心。
“到底還是難辦……”
不過再是難辦,也就是這一兩年了。
今年,恤孤院里的小兒,有了兩個十五歲的,已經外派出去。
明年、后年,還會更多。
這些孩子,從小養育方式與這個時代里的大部分人都不一樣。
他們學著墨家的手段,學著鞠子洲、嬴政這一脈的理論,受足夠的物資奉養。
他們對于錢財沒有什么概念,即便是物質需求,也在長久的豐盈甚至過量供給之中缺失了相關的念想。
他們的“道德”,也是迥異于常人的。
嬴政對于他們有著充足的了解。
對于他們的能力,也是相當信任。
所以,只要他們年齡到了,能夠出來做事了,那么自己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而且,如今,一批熟練工人們脫離了銅鐵爐,去到各地農會當小領導,
他們去到那里,可不只是去作威作福的。
嬴政早幾年培養了一批識字的人,接受了舊式的教育,以小貴族子弟的標準去培養。
這批人,正是需要建功立業的時候。
即便是那些工人想要在當地混吃等死,這群人……這群拿著《剝削經》,想要建功立業的家伙,也會一點一點想辦法把那群人鞭策起來,驅使著他們,去榨取他們的價值。
政治是利益分配的過程,也是互相撬動的過程。
嬴政以一人之力,即便他是一位威望如日中天的王者,他也無法做到一切的事情。
王者的威望不能當飯吃。
民眾餓了,王者威望再隆,沒有糧食,民眾饑餓的問題也還是沒法子解決。
只有是,發揮威望的作用,使人拿出了糧食,喂飽了民眾,才能解決問題。
不能解決問題,威望就會慢慢消失。
而解決了問題,威望則會更重。
如此,才能夠驅策更多的人和更多的物。
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
如今他已經達成了一個正循環。
一切都在朝著有利于他的方向發展除了鞠子洲在做的事情。
“《剝削經》啊……”嬴政嘆氣:“算了,也不要再使人加班了,即便加班,只怕也趕不上進度,今秋新式農具的推行就先擱置吧。”
“唯。”趙高躬身。
“師兄啊……”嬴政搖了搖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