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靈神消魄散,對于西渡寺后院中的這群諸子百家的修士而言,皆是一樁大功德,只是場間唯有空明大師需要功德造化來提升佛性、佛根。
其余眾修,想的更多是還是空明大師事先允諾的好處。
尤其是那位中年儒生白良。
他亦是最后一位從美人梅幻境中脫困而出的修士,蓋因他主攻伐之道,直面奎靈,最怕此行除魔出錯。
心有憂患,所以這美人梅幻境才更為難解。
所幸,結果還不錯。
伯呂收下了陰陽五行法陣的陣盤陣旗,中年儒生亦是將文寶《除魔篇》收入納物袋中。
天地間,再次恢復清明。
緊接著,眾修便是在空明大師的帶領下,離開了后院。
緊接著就是空明大師與青衣娘娘的答謝事宜。
對于趕來出手除魔的中年儒生白良、陰陽家伯呂以及半路出現的余淮……甚至是溫禪與桃生皆在一佛一妖的答謝范圍之中。
佛殿之中,三丈高的佛像表面鑲著金箔,慈眉善目。
這座佛殿名為普度殿。
所供奉的佛是一位修阿彌陀佛的佛家大能。
中年儒生想來是早就與空明大師有過約定,入了佛殿之后,空明大師便是取出了一本封皮泛黃的書籍遞給了白良。
“這本《花轎集》放在老衲手中也是蒙受風塵,他日若能在白施主手中大放異彩,亦是一樁功德造化!”
白良接過《花轎集》,瘦削的臉皮扯動,一副喜不勝收的神情。
余淮湊在溫禪身邊,悄聲道:“這《花轎集》乃是三百年前一位儒家君子的封山之作,相傳那位儒家君子將畢生神意皆寫進了這本書中!對你們儒家門生來說,可是一樁天大的機緣!若能從中感悟些許神意,文骨淬玉,儒家就要多一位賢人了。”
溫禪聞言,眼目放光。
儒家一脈中,想要從秀才境踏入舉人境,需要從圣賢書中感悟神意,得文骨,生文氣,舉手投足之間,皆是書香韻味。
讀書人的傲骨,便是指的這文骨。
從舉人境踏入賢人境,便需要將文骨淬玉。
所謂淬玉,又稱玉骨冰肌。
將渾身元氣徹底轉換為文氣,骨肉被淬煉成金玉之體,萬古不朽。
“多謝大師!”
白良在翻看了幾眼《花轎集》后,俯身朝空明大師行了大禮。
空明大師頷首不語,道:“除魔一事,白施主能夠趕來相助,便已然有賢人之姿,老衲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
緊接著,空明大師又從納物袋中取出了一枚白凈玉瓶遞給伯呂,道:“這瓶婆娑液乃是老衲早年間從浦汨河中提煉而出,對伯施主而言,應該還有點用處。”
伯呂伸手接住,收入納物袋中,道:“大師客氣了。”
隨后,空明大師看向余淮,正要開口,青衣娘娘卻是趕在前頭說道:“大師,余道長與溫公子的謝禮,就由我來出吧!”
對此,空明大師沒有任何意見,只是朝余淮說道:“余施主大義!老衲感激不盡。”
余淮擺擺手,道:“除魔一事,是諸子百家的職責所在,小道若是沒聽到還好,知道了又哪里能夠袖手旁觀。”
空明大師笑了笑,再看向桃生時,后者咧嘴笑道:“大師,你手上有沒有劍?不用太好的,只要能夠裝飾裝飾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