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牧藍山是瀚海書院的君子。
但是,李子通不知道的是,牧藍山竟然還是儒家圣人的門生。
先生跟學生,老師跟門生。
這兩種稱呼之間的區別天差地別。
在瀚海書院中,學子可以稱教習為先生,但不可稱之為老師。
只有教習承認學子,敬拜天地,才能改口。
牧藍山稱儒家圣人為老師,便意味著牧藍山是圣人的門生。
此事非同小可。
儒家圣人兩百年前就消失不見。
牧藍山卻是在百年前才通過瀚海書院的考試,成為書院的一份子。
兩者之間相隔了一百年。
如果說,牧藍山是圣人門生,那么便意味著圣人在一百年前就出現過,并且將瀚海書院的重擔交給了牧藍山。
因為圣人前段時間雖然重臨書院,但圣人擇徒需得以金書上叩蒼天,其中的流程極其繁瑣,根本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
蓮域之中。
溫禪竅府之內的元嬰在某一刻已然生出五官,眼眸輕輕睜開,其間有神意湛湛。
溫禪將神意落入元嬰之中。
頓時,眼前景象一變。
溫禪看著元嬰的軀體,不論是皮肉紋理還是諸多觀感,元嬰都與溫禪本體相仿無二。
只是體積變小了許多。
在元嬰體內,精純到了極致的元氣滾滾流動。
整個元嬰都是以天氣凝聚而成,亦是溫禪的實力來源。
以后,溫禪不論是書寫筆墨還是施展術法,都是由元嬰來提供元氣。
第三境跟第二境區別在于,前者將使得修士元氣底蘊更加深厚,施展術法的威力與速度更強。
除了這以外,元嬰在竅府之中還可以開始領悟儒家文意,鑄就文骨。
這是從根源上去改變修士的體質,從而獲得更強大的力量。
……
蓮域中的機緣在于哨塔中極為精純且龐大的天地元氣。
溫禪在化嬰之后,沒有選擇立即出去,而是開始研究起凝結在哨塔墻壁上那呈晶體狀的天地元氣。
這些晶體狀的天地元氣是元石的另外一種形態,遠沒有元石那么結實穩定,但更為精純,可以直接用來汲取入體。
元石則不能。
但是在看到這些晶體后,溫禪心中卻是冒起了一個念頭。
或許這也是元石的一種,說不定在某些場合,這類晶體亦是可以當做元石來交易。
溫禪看著墻壁上的晶體,吸收了三分之一的晶體用來穩固境界,又采集了三分之一的晶體收進了納物袋中。
溫禪本想留下三分之一的晶體,但是在他將晶體放進納物袋中后,整個哨塔竟是逐漸瓦解,一道道裂縫在墻體上冒出,而后以極快的速度坍塌。
哨塔之外,虎正元怔怔的看著哨塔的消失,見到溫禪出現,枯犒的臉上擠出一抹笑容:“恭喜得成元嬰!得長生大道。”
溫禪訕笑一聲,道:“僥幸而已。
虎正元道:“你不用內疚,哨塔坍塌并非你的原因!蛛塔內的機緣被齊瑩瑩取走之后,虎塔的結局早就注定。”
不僅如此,蓮域中的其余五座哨塔幾乎都在同一時間坍塌消失。
……
隨著虎塔的坍塌,蓮域中的天穹霎時八方云動。
虎正元仰頭看著天穹,喃喃道:“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