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義的增殖沒有任何作用,龐大臃腫的體量如果治理跟不上就會崩潰得一塌糊涂,戰亂將長期持續,文明甚至會因此毀滅。
強如漢唐,也沒有說將整個亞歐都納入版圖,過渡擴張的危害華夏人自古就懂。
殖民式的擴張倒是在短時間內可以獲得大量好處,但能長久嗎?
兩次世界大戰和風起云涌的獨立運動已經說明了一切。
昔日的日不落帝國,如今在哪里?
催生的科技力量沒有足夠的駕馭能力,越是發達,戰爭爆發之時就離毀滅越近。
所以。
四大覺悟文明除了母星以外,放棄了其他所有星球,他們在多元宇宙的中心建立了覺悟城,共同維護著整個宇宙的運行。
而各個覺悟文明的想法不同,負責的分工也不同。
大明負責的是“教化”,有符合條件的文明愿意學習大明那一套,可以成為大明的屬國,由大明指導進行覺悟。
所以,在多元宇宙當中,其他文明也稱呼大明為“師者文明”。
另外三個文明是“火種文明”、“育者文明”、“靜者文明”。
火種文明認為文明的發展太過艱難,所以,它希望一切文明都有至少一次重來的機會。
它將宇宙中一切將要毀滅的文明收集最后的火種,給他們重來的機會。
育者文明認為生命的誕生雖然是天地衍化的使然,但智慧與文明的誕生卻是太過稀少的奇跡。
所以他們樂于點化那些僅差臨門一腳,就可以誕生智慧種族的星球,也樂于點化那些僅差一步就可以明悟文明的種族。
例如。
伏羲見到洪水褪去,卦溝河道呈現龍馬負圖的形狀,正好與天上的蒼龍星象相同,所以有了“天垂象,圣人則之。”的說法。
育者文明就經常做這類事情。
至于靜者文明。
道家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靜為動之道,靜者文明自然有參悟到這些,并對此十分推崇。
各文明的信息屏蔽,也是靜者文明所為。它認為宇宙的安靜才是文明發展的最好環境,有的文明不安分,自己突破了信息屏蔽,靜者并不會管,但這些不安分的文明永遠也找不到那些處在信息屏蔽中文明,這讓無數弱小的文明有了安穩發展的機會,也讓宇宙避免了永無休止的戰亂和爭奪。
四大覺悟文明共同構建了宇宙的和平環境,并引導著所有文明進行覺悟,這才是真正的得道。
才配得上“高級文明”的詞匯。
只是。
四大覺悟文明對宇宙進行的是維護而非統治,所以他們也不干涉不安分文明之間的戰爭。
宇宙的浩大,無數位面、世界線的存在也讓那些修正者有了躲藏的余地。
他們無法掀翻覺悟文明對宇宙的掌控,但他們在為了自己的**燒殺搶掠之余,致力于將一個個世界線上其他的文明覺悟給毀滅。
一般而言。
因為大明已經覺悟,所有人類的世界線全部收束,除了大明所在主宇宙的地球還生活著大明的子民,其他各個位面、世界線上已經不復地球的存在了。
當與大明對抗的那些修正者發現這個位面時,估計會欣喜若狂,認為是掀翻大明的重要契機。
而地球的本土修正者對于那些對抗大明的修正者而言,不過是小巫見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