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沈森最剛開始想要的只是集中在一起的幾百人口,但沒想到就像是抽獎一樣,開出的幾乎都是精英。
先說這八百多名人造特種士兵,一個個都是經過復雜嚴密的基因工程,千挑萬選才培育出來的“完美”人類,基本上每一個都屬于人類之中的佼佼者。
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思維邏輯,都超出經過自然隨機配對而出的人類。
如果把他們放在前世地球上,那基本都是有著研究生水平的特種兵王之中的兵王,而且是一個能打十個的那種。
至于他們受到的訓練,那就更不用說了,長達十幾年的軍事訓練讓每項技能都刻進了他們的骨子里,可以說他們隨便哪一個都是最標準的完美士兵。
更重要的是,他們接受過機甲駕駛技術的通用性訓練,只要讓他們出去熟悉一段時間,恢復恢復,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開著機甲直接上戰場,而且還是有戰術配合的那種。
除此之外,由于他們被掩埋于地下避難設施時,正在接受軍事培訓,得以保留了部分裝備。
十三年過去了,周山上尉向沈森匯報的時候,剩下的這些還是將他嚇了一跳。
電磁雙聯機槍48挺,各種型號電磁步槍2300把,單人能量導彈發射器二十,十六架蜂鳥偵測無人機以及六輛開拓者突擊戰車。
這些只是現在完好無損的,除此之外還有一大批因為各種故障損壞而無法修理的“破爛”扔在山洞倉庫之中,無人問津。
都是些好東西,唯一的問題就是失去了工業基礎和后續補給的廢土,一般的拾荒者營地根本維護不了,更不要說高頻率地使用了。
周山他們將這些東西帶出來,沒過多長時間,一個個都因為能源和補給問題趴窩了,現在就基本只剩下為數的步槍還有一點點子彈和能量電池續命。
就連他們身上穿的作戰服,現在都處于半死不活的狀態,沒有足夠的能量使用,作戰服只剩下了保暖和遮擋身體的功能。
鏈接在作戰服上的戰術頭盔,在有日光時還能湊活著用用,寒冬之期頂多是個擺設。
不過,現在它們都歸沈森了。
只要落到了他手里,就算現在其中一部分動不了,但總有一天,它們會動起來,并且是以成千上萬的數量。
遺留下的東西固然珍貴,不過沈森最看重的卻是里面包含的技術,只要搞清楚弄明白,總有一天這些的武器裝備的生產線會重新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技術是最寶貴的,而創造出這些技術的人才那就是重中之重。
而山丘營地除過剛才提到的這些,還有著堪比大熊貓存在的七十六名各領域的科研專家。
聽周山說,以前有一百多位,這幾年因為各種原因最終只剩下七十六位。
他們大多數都是圍繞人造特種士兵項目進行工作的學者,有一半都是生物學方面的大牛,少部分是醫學和理工學交叉學科的專家。
面對此次收獲,沈森第一次知道什么是吃飽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