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些制度由于生產力的限制并沒有達到沈森想要達到的最終目標,充其量只是比以前小國寡民的幾個北歐國家好上一點,但當政策出臺以后還是引發了約翰內斯的全民狂歡。
因為藍星以前可沒有過什么馬主義,也沒有紅色毛熊,這里是一個有資本寡頭統治的世界,一切的制度和法律都是為了統治階級擢取最大利益建立的。
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統治階級會鋌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他們會藐視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那么他們變會踐踏一切法律,甚至敢冒著走上絞刑架的風險。
沒有抗爭就沒有改變,在勞動力極其廉價而且缺少法律保護的情況下,為公司當牛做馬都是褒義詞。
正如沈森前世曾經聽過的一句話:我們走后,他們會給你們修學校和醫院,會提高你們的工資,這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也不是因為他們變成了好人,而是因為我們來過。
雖然很殘酷,但事實勝于雄辯。
以往在藍星九九六是高素質人才最輕松的常態化制度,尋常工人每日的工作時間早就超過了十二個小時,每年的所有休息日不超過十天。
至于大刀闊斧建立起來的教育醫療養老體系,更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在藍星,錢才是唯一。
有錢你才能接受最優質的教育和醫療,沒有錢你只能老老實實接受最低劣的教學,最后走入比某士康還要殘酷的工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長達十五六個小時做著同一件工作。
所以,即使沈森準備實施的福利制度只是未來目標的第一階段計劃,但當約翰內斯自治區的政策公示以后,他還是低估了此項制度帶來的威力。
那天晚上,得知了消息的群眾如同全體中了彩票一樣,欣喜若狂的走上街頭,自發組織了盛大的慶祝活動。
他們聚集在市政大廳的門前,圍繞在沈森雕像的周圍,高唱國歌,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是喜悅自豪的情緒,甚至是喜極而泣。
對自治區的擁護,對沈森個人的崇拜,對未來最終目標的相信,在那一刻凝聚力向心力達到巔峰。
不過此項政策帶來的影響還還不止于此,如果是帶給自治區內群眾的是激動,那么帶給周邊地區乃至全世界的那就是震撼了。
評價出現了兩極分化,一方認為約翰內斯自治區中樞是一個有錢的傻瓜,如此揮霍肯定會很快衰落。而另一方則是羨慕渴望不已,恨不得自己能夠成為加入約翰內斯,成為自治區的公民。
屁股決定腦袋,兩種發言代表著兩種群體。
盡管媒體上風起云涌,但是有些人誠實的做出了他們的選擇。
在兩項政策頒布后的一個月內,約翰內斯移民管理局收到的入籍申請破了新紀錄,數量高達三百萬。
與大多數擔任政治中心或是金融業為主的超大城市不同,約翰內斯是一座高科技工業城市,市民構成主要以科研教育工作者和工人為主,輔以少量的農業和服務業從業者,因此一切的制度和法律也都圍繞科研工作者和工人制定。
完善的保障體系吸引而來的也是大量的科研教育人才。在大開大合的人口政策下,約翰內斯這座以前只有幾十萬人口的城市花了兩年時間變成了有著將近兩千萬人口的超大城市。
它的矚目成就讓世界將其譽為黑色大陸上的鉆石和明日之星,而作為非南聯中一直獨秀地位超然的都市,它一舉一動又在無形之中被賦予了左右非南聯組織內部決策的強大影響力。
畢竟對方的錢實在是太多。即使不聽自己管控,但是借助約翰內斯自治區的發展機會,龐大的貿易量讓整個非南聯經濟活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