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切準備就緒,他們似乎找不到反對的理由。
他們當初能夠坐上部長位置,完全是憑借非南聯內部強硬派的支持,現在國內因為約翰內斯陷入了困境,他們就像戴著腳銬跳舞,只能向前無法后退。
一旦自己在這場選擇中后退,他們不僅會失去部長的職位,更會失去派系勢力的支持,很有可能永遠沒有機會復出。
如果想要保留住現在的一切,他們只能跟隨掌握正權的強硬派咬著牙走下去,走一步看一步。
畢竟現在的勝率很大,也不用他們親自上戰場,就算是戰爭,似乎并沒有什么好怕的。
經過十幾分鐘的商討后,內閣部長進行第一次投票:二十五票同意,僅有三票票棄權,基本算是通過戰爭法案。
內閣級會議解散,所有人等待七天后的第二輪議會投票。
接下來幾天,非南聯全國上下都顯得風平浪靜,不過一些收到信息的人卻知道平靜的表面之下是即將到來的狂風暴雨。
三天后,非南聯中樞正府在議會表決了關于加強國家安全管控的緊急法案。
結果維持不變,總計四百多名議員進行了投票,三百九十四票同意,十六名票反對,三十一票棄權,法案通過。
表面上為安全實際上是戰爭,法案一經通告,非南聯全國上下就如同一塊巨石砸落水中,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
僅僅不到一周,非南聯就已經完成了戰爭動員,在世界吃瓜群眾始料未及的時候宣布并發動了針對約翰內斯自治區的戰爭。
他們準備采用外國專家指導下制定的軍事計劃,以閃電戰的方式,迅速擊敗獨立時間較短,軍事實力現在還不強的約翰內斯自治區。
與此同時,藍星約翰內斯自治區,被覆蓋的嚴嚴實實的時空之門區域。
從廢土和奇幻世界抽調組建的三十萬大軍如同潮水一般,通過時空之門,于不同時間出現在自治區各地。
雖然講究在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但面對非南聯,沈森真不覺得他們能給自己造成多大影響。
這三十萬大軍,加上約翰內斯自有的二十多萬,總數已經突破五十萬,超過了帝國現有武裝力量的一半。
對付非南聯,自然是大材小用,而對于接管戰爭勝利后的半個菲洲地區,防御隨時可能翻臉的藍星列強,這些兵力卻差不多勉強合適。
五十萬大軍中,真正留給非南聯地區的,最多只有二十萬。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打非南聯是順帶任務,向藍星展示拳頭,才是沈森的目的所在。
就在非南聯發動戰爭通告的第一時間,在自治區準備就緒的大軍終于出動。
戰爭,非南聯居然發生了戰爭!
一時間藍星無數記者如同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般蜂擁而至,得到消息的媒體把非南聯和約翰內斯之間發生的各種事情再一次從頭到尾進行了詳細報道。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網絡上逐漸流傳出一些有關于約翰內斯自治區國有經濟和社會體制負面報道的新聞、圖片、影像資料,并且相關內容越來越多。
接下來各種專家開始通過電視節目對約翰內斯自治區的正治體制作出評價,他們認為其不符合現代皿煮和自由,所以此次由非南聯發動的戰爭是正義的衛國戰爭。
雖然網絡上的輿論大部分眾對約翰內斯自治區抱有好感,認為事實并非如此,但還是有一撮極端分子從一開始的支持,轉變成了抵制與謾罵。
作為前世的二十一世紀的穿越者,沈森對此見怪不怪。
自從互聯網誕生之后,每個人都有了暢所欲言的權利。
雖然幻想中它是一個自由和諧的第二世界,但到后期,它卻比現實世界更加充滿對立和界限。
到沈森穿越的前夕,一些國家,甚至是網絡巨頭,已經擁有了某種網絡主權,可以輕易的讓一個人從網絡世界消失,以此來控制網絡輿論。
只不過風水輪流轉,現在全球主要網絡媒體都是約翰內斯自治區掌握的,通過處理了一批上躥下跳的輿論水軍后,果然約翰內斯的負面報道瞬間減少了百分之九十。
畢竟群眾不是瞎子,誰好誰壞一目了然,非南聯執正這么多年,國內經濟基本上止步不前,安全問題突出,弱勢群眾窮困潦倒。
反之自治區上臺后,科技和經濟一躍千里,國民生活水準迅速提升,通過多年的掃黑除惡,目前已經成為了全世界最安全的地區,沒有之一。
看到網絡上輿論的變化,各國政府知道這是約翰內斯利用網絡媒體進行了引導。
不過他們也沒有辦法,自治區只是在規則范圍內,刪掉封禁了一些賬號,并沒有限制正常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