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森驚訝的發現,潘多拉星球的最初形態并不是某塊可憐的氣體、塵埃或者是冰粒構成的塊狀物,而是一種接近純粹能量態的生命體。
“它”不是宇宙偶然的產物,而是一個無比強大的種群。在宇宙的極早時期誕生于旋轉的氣體云和不可想象的能量之中。
那個時候,“它們”的生存空間只是一團不斷自旋的巨大熾熱氣體塵埃云。在這個巨大的云團中有無數的年輕恒星正在逐漸形成。
而早在最古老的行星產生并冷卻之前,大量物質自旋放出的不可想象的能量構成了第一批有自我意識的生物,這些生物最早出現在充滿等離子云和烈焰的恒星中。因此他們天生便是以太生物。
在自然形態下,“它們”是巨大無匹的存在,其身形延展擴張以籠罩恒星的表面。
最初,那些孕育它們的恒星為其提供了大量的能量,“它們”如同一群幼獸貪婪的吸食壯大自身營養一樣,會聚在恒星周圍,肆意吸取恒星的力量,因而大大縮短了那些恒星的壽命。
最終,這些星辰的吸血鬼學會展開輕薄巨大的無形之翼,利用磁場太陽風在宇宙間穿行,離開已死亡的恒星,找尋新的宿主,從而開始新的一輪吸取能量的循環。
“它們”飛過廣闊的虛空,將周圍的行星甩在身后,這些新生行星地殼下劇烈的巖漿運動和電磁場變化所釋放的能量根本不能添滿這些巨獸的胃口,因此也就沒有被它們所關注。
沈森就這樣看著對方在數百萬年之中無情吞噬了幾千顆恒星的能量,以為還要在持續下去時,一個新的文明出現了。
懼亡者!
作為旁觀者,沈森認為這是一個更年輕,更殘忍的種族。他們的一生都在為種族的生存而戰。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懼亡者是一個不幸種族。他們所處的星系中,可怕的恒星不斷帶來災難,不停地向周圍行星散射出高溫等離子風暴和耀斑,頻繁到來的宇宙輻射沖擊摧殘著懼亡者的生命。
雖然沈森對懼亡者所知甚少,但可以猜出他們的生命應該非常短暫,時刻處于危險中,經常被那冷酷的恒星帶來的致命輻射熱浪所燒灼吞噬。因此使他們成為了一個多變而憂郁病態的民族。
他們的生命危如累卵,經常剛出生在搖籃中隨后就直接進入了墳墓,人丁凋零。
懼亡者們試圖通過發展科技來掌握他們的命運,卻遇到了最糟的結果:這個被烙印在遺傳基因中的詛咒永遠都無法解除。他們堅持研究下去,但是一無所獲。
那個冷酷的恒星仍然統治著他們,在帶來生命的同時也不斷帶來死亡,扮演著造物主和死神的雙重角色。
因此,懼亡者們建造了巨大的墳場都市,他們短暫的生命好象只夠讓他們走完通向墳墓的道路一樣。無數的生者匆匆而過,很快步入了已逝先祖的行列。
由于不能在他們的家園尋得安寧,懼亡者們被迫建造巨大的星艦,盲目地向著周圍的星系進發。他們在星艦外表覆蓋**金屬以適應漫長的旅程,內部則有墓室供乘員冬眠之用,以此懼亡者開始了緩慢的擴張殖民。
擴張伴隨著各種文明的碰撞和交流,懼亡者沒有先遇到“它們”,而是在殖民過程中首先遭遇到了名為古圣的文明。
古圣是一種可怕的高智慧生物,它們擁有高超的智慧并控制著廣闊的疆域。擁有的科技及文明是現在的群星難以想象的,他們通過基因科技在無數個星球上創造了各具特色的全新生命,就像是真正的創世神一樣。
這些超智慧生命體的殖民效率遠遠超過了懼亡者的緩慢步伐。由于這點,同樣由于古圣們近乎不朽的壽命,使懼亡者對他們產生了急劇膨脹的嫉妒和仇恨。仇恨是如此劇烈,如同他們基因中的詛咒蠶食他們的身體一般撕扯著他們的心智。
在嫉妒和仇恨的刺激下,又或者是談判破裂,最后沈森得知到的信息是懼亡者動員了他們整個文明的力量,意在摧毀所有的古圣和古圣培養的其他生命形式。
一場從時間還是空間維度都無比巨大的戰爭爆發了。
戰爭的慘烈程度超乎想象,但是從一開始,懼亡者們根本沒有獲勝的希望。
他們的科技完全被古圣的所超越,古圣利用他們對傳送網道關口的掌控,熟練調動軍力,輕松迂回包抄了懼亡者,并徹底擊敗了懼亡者大軍,將其驅趕回他們的家園。
此時懼亡者力量微弱,對古圣來說僅僅是個微不足道的小小冒犯者,一個被流放到世界外圍并被遺忘的沉寂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