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銀河系里面有1000億-4000億個恒星,但是在可觀測的宇宙內有幾乎同樣數量的星系。
基本上可以說,地球的每一粒沙子對應著10000個恒星。
科學界對于恒星中有多少是和太陽類似的還沒有定論,通常的觀點是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
人類即使采用最保守的估計,差不多也有5x10^20個恒星是和太陽類似的。
而按照人類對生存環境的適應能力考慮,群星帝國科學家推測,宇宙中有至少1%的恒星,擁有一個類似地球的行星,也就是說存在10^20個類似地球的行星。既一粒沙子對應100顆地球。
再往后推算,假設經過數十億年的時間,這些類似地球的行星中,有1%出現了生命。
再假設,那些出現了生命的行星中,又有1%的行星上的生命的智能發展到了類似地球的程度。
這就是說,可觀測宇宙中存在一百萬億個智能文明。
這樣龐大的數字,放在一個星系里就意味著可能有10億個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以及10萬個智能文明。
如果母星所在星系里存在10萬個智能文明,哪怕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對外發射無線電波或者激光束或者其它聯系信號,群星帝國散布在四個世界之中的衛星陣列也應該會收到各種各樣的信號。
但是到現在為止,群星帝國雖然已經有五個世界,各種各樣的外星生物,可是還是沒有主動觀測到其他文明。
所以這個時候問題來了,他們都去哪里了?
這還不是最奇怪的地方。
群星帝國幾個世界中的恒星系統都是很年輕的恒星,也就是說存在著年紀比藍星、奇幻世界大很多的類地行星,理論上來說他們的文明程度應該遠比當地人發達。
一個領先一千年的文明所能帶給人類的震撼,可能就像群星現在的世界能給一個原始人的震撼一樣。
當時間的尺度達到數百萬,乃至幾十億年尺度上時,這個差距就顯得有些可怕起來。
至今為止,群星帝國在五個母星所在區域,什么都沒看到,什么都沒聽到,也從來沒有主動接觸過任何一個外星文明。
新的世界和外星文明都是來源于亞空間網道的作用。
所以針對這個疑問,群星帝國研究人員有一部分認為是因為群星帝國的技術原因導致目前觀測不到對方。有一部分則認為其實技術達到了觀測水平,但是受到了某種因素的干擾,導致群星帝國觀測不到。
這個因素就是大過濾器。
大過濾器理論認為,在生命文明發展到第二等級和第三等級文明的過程中,有一堵幾乎所有文明都會撞上的墻,這面墻是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一個極端困難甚至不可能跨過的階段,這個階段就是大過濾器。
假設大過濾器理論是正確的,群星帝國的科研人員在此基礎上針對現有情報,排除多種可能后提出了一種可能性最大的猜測。
那就是群星帝國的發展早已經遇到過濾器了,但是他們沒有想到,元首擁有時空通道這條捷徑,然后將其輕而易舉的給跳了過去。
所以對于群星帝國而言,現如今的每一顆星球,每一個文明都來之不已。只有先保證自己的發展,才有能力和資格考慮其他文明的存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