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艙還連續監視操作員的生命體征和化身操作參數。發生異常時,該鏈接將立即中斷或轉交給技術人員進行進一步分析。
為了啟動鏈接,操作員會在建立鏈接時清除其思想并進入意識的過渡狀態。
一旦操作員與頭像的連接質量穩定在99%以上,就將鏈接設置為活動狀態,然后,操作員立即在化身內部“醒來”。
鏈接時間因各個操作者商而異,一個新的操作員可能會在幾分鐘后感到疲倦并從化身上過早地斷開連接,而經驗豐富的駕駛員則有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鏈接時間。
在斷開連接時,無論是通過緊急故障保護還是操作員有意識的命令,化身都會恢復到靜態睡眠狀態,而操作員意識在他或她自己的身體中被安全喚醒。
阿凡達的操作受到操作人員睡眠,休息和飲食需求的限制。類似地,化身必須通過與睡眠/斷開時間交替的活動周期以及通過消耗液體和食物來維持。
當群星帝國得到這項技術后,他們沒有浪費時間在納威人化身上,而是想辦法制造新的軀體。
就比如現在,群星帝國的科研人員將這項技術改進后,除過納威人的軀體,目前又多了一種選擇,那就是大蝦的軀體。
人類駕駛員可以操作帶有人類基因的大蝦化身,以此來指揮已經受到沈森思想鋼印和心靈廣播影響的大蝦群體進行有效的工作。
這樣一來,不僅讓曾經混亂的第九區恢復了秩序,而且將吃了好幾年閑飯的大蝦利用了起來,成為了帝國一支技術精湛的工程部隊。
所以實驗成功后,創造更多類型的身外化身已經被沈森當做一項科研任務交給了好幾個科研團隊。
當然,身外化身的化身的作用可能不止于此,畢竟電影之中,讓沈森最在意的就是最后主角的“靈魂”被艾娃從人類的軀體中完全移到了納威人化身中。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真的有點像是仙俠小說里面的手段了。
轉移“靈魂”,移動“意識”,光是聽上去就充滿著不可思議,以及深深的禁忌。
因為如果從生物的角度來說,我們大腦的主要結構就是由數百億個神經元相互連接而組成,大部分神經元都擁有成千上萬個樹突并與其它神經元軸突末梢的分枝相連接成突觸結構而傳遞信號,大腦中形成了數百萬億條連接的極度復雜結構。
假設科技發達到可以掃描出大腦中的所有連接,又能夠無損的復制到另一具身體的大腦中,那么會出現這樣一個魔幻的場景。
比如現在有一個植物人患者捐獻出了自己包含大腦的身體,科學家們在對植物人進行徹底的修復而可用之后,將你的大腦掃描結果完整的復制到了他的大腦中,也就是兩個大腦一模一樣了。
然后“植物人“現在站起來了,用驚異的目光牢牢的盯住了你。
那么,現在哪一個人才是你呢?還是兩個你都同時存在?
由此判斷,意識絕對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