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決定離開布魯克林區的避風港,臨走前就要做好足夠的準備。
首先是食物和水源,其次則是武器和裝備。
包括布魯克林大橋在內,所有通往曼哈頓的橋梁都被廢棄的汽車堵得嚴嚴實實,開車上路是不可能的。
考慮到負重問題,辛晟決定只帶三日份的罐頭食物和飲水,到了曼哈頓區再另行搜尋資源。
武器方面則是攜帶一張60磅的反曲獵弓和少量箭矢,一柄系統贈送的狩獵刀,加上傘繩、水壺和打火機等野外生存套裝。
辛晟依稀還記得,羅伯特·奈佛似乎會每天午后前往港口,用各種頻段播放廣播,等待不知是否存在的幸存者向他求助,直到傍晚才會離開。
從地圖上來看,曼哈頓區為狹長的半島地形,半島的兩側都有海岸。
辛晟打算先探索靠近布魯克林區的東側沿岸,萬一找不到人再前往另一面。
打包完成后,辛晟和大黃在生活了幾個月的豪宅基地中度過了最后一夜。
第二天清晨將剩余的鹿肉當做早餐解決,辛晟將豪宅鎖死,站在屋外最后看了一眼宅邸全貌,之后就頭也不回的帶著大黃往布魯克林大橋方向移動。
辛晟特別觀察過,布魯克林大橋是通往曼哈頓的橋梁中唯一還建在的,其他大橋都因不明原因而被炸毀。
即便如此,布魯克林大橋上橫七豎八的廢棄車輛也讓辛晟和大黃廢了不少功夫繞路。
一人一狗用了小半天的時間才通過全長1834米的大橋,正式進入曼哈頓區。
在末日來臨前,曼哈頓區是紐約最富有的行政區,也是世界金融中心。
世界500強企業中,絕大部分公司的總部就坐落在曼哈頓,同時這里也是聯合國總部的所在地。
不過那些過去的榮光都與此時的曼哈頓毫無關聯了。
病毒爆發的災難后,曾經繁華的曼哈頓早已杳無人煙,只剩下為數眾多的摩天大樓冷清的聳立在華爾街周邊。
美國的國家標志,自由女神像孤零零的矗立于曼哈頓西南方的自由島。
三年無人保養的日曬雨淋,讓原本泛著銅綠的自由女神像有些發黑,表面覆蓋著大量污漬。
“自由嗎……呵~”
辛晟嘴角勾起譏諷的笑容:“感謝懂王,讓全世界認識到了美式民主自由的真面目,也讓無數被美式價值觀洗腦的華夏青年迷途知返。”
“自由美利堅,槍擊每一天。”
大黃不知道主人又在嘀嘀咕咕的說些什么,不過它已經習慣了,每隔一段時間辛晟就會這樣自言自語的逼逼叨叨。
“咚~嘭!”
“嗯?”
突然從附近傳來的響動讓辛晟迅速收回思緒,大黃也警惕的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耳朵豎得筆直,靈動的雙眼緊緊的盯著前方。
在大黃的狗頭上輕輕撫摸了一下,辛晟向回過頭的大黃一擺腦袋。
長期共同生活和狩獵養成的默契讓大黃瞬間理解了主人的意思,不緊不慢的邁步往事發地接近。
辛晟從旅行背包下解下反曲獵弓,從斜跨在腰后的箭壺中抽出一支箭搭在弦上。
日常訓練用的箭頭和狩獵實戰時使用的箭頭完全不同。
訓練用箭頭要盡量保證可循環利用,箭頭的形狀比較圓鈍,殺傷力約等于無,一般不會將其用于實戰。
狩獵用的箭頭則是鋒利異常,一部分特殊的箭頭還帶有倒鉤結構。
這些箭一旦射入獵物體內就不會被輕易甩掉,特殊的構造會持續讓獵物流血,削弱它們的生命力。
白天制造出動靜的大概率是野生動物,此時辛晟使用的就是狩獵實戰用的銳利箭頭。
運氣好的話,說不定剛到曼哈頓就能讓大黃享用一頓大餐。
“咔噠~”
響聲依然在持續,但距離辛晟和大黃所在的位置越來越遠。
“不對……”
辛晟仔細聆聽從遠處隱約傳來的不規律腳步聲:“這沉重的腳步……絕對不是動物,而是穿鞋的人類,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