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到勾欄妓館找一個枕過千夫之臂的,也絕不能會娶蔡覓。
蔡瑁這回算是徹底死心了。
他尷尬的一咧嘴,本是想笑一笑,但那笑容卻比哭還難看。
“阿姐,此事吾知曉了,罷了,汝想嫁誰,隨汝便是。”
蔡氏夫人松了一口氣。
她忙勸這姐弟二人:“今日有這般好事,我去卓下人烹些好飯,也算為二姐慶祝慶祝。”
蔡瑁點點頭,沒反對。
蔡覓笑道:“那就多謝弟妹了……對了,德珪,你姐夫還有件事要你幫忙。”
‘你姐夫’這三個字,傳入蔡瑁的耳中,怎么聽怎么不舒服。
“何事?”蔡瑁干巴巴地道。
“幫他寫書信一封。”
“給誰寫?”
“曹操。”
……
蔡覓從蔡瑁的府中出來的時候,正趕上劉琦按照約定時辰驅輜車來接。
“何時來的?”蔡覓上車后笑道。
“剛剛才到。”劉琦慵懶的伸手摟過她:“辛苦阿姐奔波勞碌了。”
蔡覓的笑聲如同銀鈴一般:“少郎君跟我還這般客氣?這有何辛苦的。”
說罷,她將蔡瑁寫好的簡牘和一卷縑帛遞給了劉琦。
那簡牘自然是蔡瑁寫給曹操的書信……至于那縑帛……
“信物。”蔡覓為劉琦解釋道:“當初德珪與曹操去拜謁梁鵠不成,便在雒陽托人以重金購置了其兩卷字書,并一人留下一卷,以記于心。”
“這算是臥薪嘗膽么?”劉琦啞然失笑,隨手打開那縑帛,不由微微一愣。
“這字倒是很好看啊。”
漢朝人與后世人對字體的欣賞角度不同,但劉琦在這個時代也待了數年,自然是入鄉隨俗,知曉什么樣的字體是漢朝人眼中好看的字體。
蔡覓解釋道:“自然是好看,這可是分書字體,梁鵠乃是當世書術名家,便是先帝,也對其字贊不絕口的。”
劉琦聞言點了點頭,小心翼翼的將那卷用八書字體所寫的縑帛收起。
他在后世時,也曾苦學過書法,寫一手好字,但是到了這個時代后,因為用筆和字體不同,他這項職場優點如今已經沒了。
但劉琦這個人比較好強,在他看來,一個人的字就如同門面,就算不能練到書法大家的程度,但總歸不能落了丟人吧?
畢竟,劉琦還有一個當名士的志向。
但他雖有心練字,但一直沒有好的參照對象。
漢朝可不是像是后世一樣,隨處可以買到復印的字帖,而且這個時代也沒有普及拓印之法,所有的典籍若要傳世,基本都是抄錄,出自誰的手筆寫的東西,那就是獨此一件,別無分號,都是孤卷,
特別是字體,抄錄可是抄不出來的,只能是尋找其本人的手稿。
可想這當中難度何其之大。
可眼下,劉琦終于是碰到一篇好字可以臨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