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沒想到賈龍居然會這么快就下定了決斷,他本來以為賈龍還需要等幾天才能想明白。
看來自己小覷了他。
“末將等愿為公子附庸,兵駐房陵,徐圖上庸諸縣,只是還請公子履行先前承諾,助我成事。”
“那是自然,山陽劉氏,一向是言出必行,從無欺騙。”劉琦肯定的道。
說到這,卻見劉琦站起身,來到了賈龍的面前,對他伸出一只手掌,道:“劉琦對天發誓,若賈將軍不負于我,則我必然不負于將軍!”
劉琦這話是發自真心實意的,他讓賈龍幫他圖謀東三郡,但卻沒打算用完拋棄他。
相反,劉琦希望有朝一日與賈龍真心相知。
劉琦長于謀略,攻于心計,這是他在后世商場拼殺中,養成的習慣。
但相對的,他骨子中也有與同僚和戰友們共同進退的志氣。
他做不到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但他可以做到我為三十人,三十人為我。
如果有一天,他能夠靠行王道正氣,做到我為麾下三千人,而麾下有三千人亦為我……劉琦覺得,他就是一個成功的人。
縱然他和賈龍目下之所為,算是各有所謀,但歸根結底也不過是因為身處不同的位置而已。
屁股決定腦袋。
這種事,是可以慢慢整合的,只是需要時間而已。
賈龍看著劉琦伸向自己的手掌,深吸口氣,然后亦是一伸手
——兩人的手掌重重相擊,發出清脆的擊掌聲。
然后,便見賈龍邁步后退,長長的向著劉琦長作一揖,道:“少君!”
劉琦的嘴角露出了笑容。
他隨即請賈龍坐下。
直到這個時候,劉、賈兩個人才算是卸掉了對彼此的防備。
“賈公,你手下的兵馬,目下如何?”
賈龍很是認真地對劉琦道:“少君放心,這數千將士,皆是當初隨我征戰平定馬相之亂的兵將,他們原先皆屬蜀中各豪族麾下私兵,后為平三郡之亂,而募集而軍,其家眷皆居住于犍為以南,不能為劉焉所治。”
劉琦點點頭,道:“還請將軍替我分析一下蜀中當下布局。”
賈龍隨即將情況向著劉琦略作陳述。
當年馬相亂三郡,在雒縣稱帝,蜀中諸豪為了避災,并與馬相這等瘋狂之人劃清界限,大部分皆遷族于犍為、越巂下轄諸縣,而劉焉任州牧之后,則是重用東州士,并招募青羌兵,控制了蜀郡、廣漢、巴郡。
漢中郡守蘇固,是扶風人,他在劉焉入蜀之前就是漢中郡守,掌握著蜀中與朝廷通信的要道,按陣營來說,他是屬于朝廷的一方,并不與劉焉同謀。
再往南的牂牁,益州,永昌郡,距離蜀中的政治中樞太遠,且蠻夷較眾,故而無人過多給予關注。
按照這種情況來看,劉焉實際上還是掌握著益州最為富裕的三郡。
這三郡中,包含了益州原治所雒縣和現治所綿竹,包括織錦業和漆器都十分發達的成都。
這些大城全部在劉焉的控制之下。
聽完賈龍解釋了一遍情況,劉琦有些明白局勢了。
益州豪強的實力,目下在蜀中偏弱,與劉焉不成正比,若是沒有意外,任岐等人被劉焉消滅,是早晚的事情。
“如此說來,若想成事,還是要想辦法掣肘劉焉才行,不然蜀中以任府君為首的豪族們現在的實力,即使賈公占據了東三郡,哪怕就是占據漢中,時間久了,還是必敗無疑。”
賈龍沉思良久,突然道:“其實末將有一法可行。”
“我亦有一法。”劉琦亦是笑道。
賈龍道:“既如此,少君與某,不妨皆寫策略于掌中,如何?”
劉琦隨即命人取來筆墨,二人各自在掌中寫下幾個字。
寫完后,兩人彼此緩緩的將手掌攤開。
賈龍手掌上的字是:“三劉。”
劉琦手中的字是:“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