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曄辦事效率之高,讓劉琦很是贊嘆。
“很好,既然如此,那我擇日便可以親自敲打一下這些叛徒了。”劉琦蹲下身子,一卷一卷的翻看托盤上的名單,冷然道。
劉曄從其位上站起身,走到劉琦身邊,蹲在了他的旁邊。
他看著地上厚厚的簡牘,沉默了一會,方問道:“君侯,對于這些乘著劉荊州病危,暗中聯絡北方袁氏和雒陽王允的士人,君侯打算如何處置?殺了他們么?”
“當然不能殺,雖有勾結,但這么多的人若是都要問罪,只怕會引起激變,因此我暫時想適當的敲打一下。”
劉曄捋著自己的須子,瞇起眼睛想了半晌,方道:“既然君侯意在敲打,那依劉曄看,就不方便君侯親自審訊……畢竟,敲打過后,還要給這些士人一些回旋的余地,而君侯身為十郡之主,這最后賣人情的事,還需君侯親自來做才是。”
劉琦聞言恍然地點了點頭,暗道還真就是這么個理兒。
原先敲打旁人的事,大部分都是自己親自去做,因為那個時候自己屬于荊州的二把手,而劉表才是一把手,和事佬自然是要劉表來做,替父分憂的事情自然需要他來干。
但如今,劉琦已經是十郡之主了,從今往后,他需要轉換角色,從替人分憂者變成要人替他分憂。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按照章程,先由衛士署和刑署聯合去緝拿這些勾連外敵者,然后再交由你大理寺署按章程審理,你們這幾個新的官署剛剛成立,這次便也算是給你們開張了……記住,一切都要遵照章程,審案斷案都要有理有據,不可冤枉了好人,當然也不能放過一個惡人……明白了么?”
劉曄拱手道:“君侯放心便是。”
……
于是乎,在滿寵去往各郡,針對各地豪強官吏進行賑災都察的同時,襄陽城內這些新成立的司法機構,又開始緊鑼密鼓的行動了起來。
先有衛士署的張允和徐庶牽頭,用衛士署所探查到的情報,開始抓人。
而配合他們的,則是由劉繇所統領的刑署。
劉繇乃是劉琦的同宗,同為漢室宗親,又依附于劉琦,值得信任,因而劉琦將新成立的刑署交給他和他手下的三將負責。
但除了漢室宗親這一個身份之外,劉繇同時還是一位經學名士,對于以張允為首的衛士署列出的情報而緝拿士人,他著實有些下不去手。
但職責所在,而且張允也提供出了有力的證據,劉繇不得不為之。
伴隨著襄陽城內的瘟疫逐漸平復,另一場轟轟烈烈清繳毒瘤的行動開始了。
衛士署配合刑署,開始在南郡范圍內大規模的捉人,并送交劉曄所掌管的大理寺署,由劉曄親自主審,并根據證據和審訊出的結果定性論罪。
數日之內,僅是襄陽城內就有三十一個人,因為暗中勾結袁紹,意圖不軌而被劉曄論罪拘禁,等待論處。
士人之間,彼此盤根錯節,關系復雜,而且結黨的現象嚴重,襄陽城內有三十一個北地經學官吏被抓,那和他們同黨系的士人自然就坐不住了。
衛士署、刑署、大理寺署目下已是襄陽城目下級別最高的特務機構、執法機構和司法結構,跟他們當然講不出理來。
于是,以韓暨、趙儼、繁欽等襄陽名士官吏,紛紛前往劉琦的府邸,請劉琦能夠親自出面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