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恢復了正常,輕輕地咳嗽了一聲,將書信收了起來。
“唉,可惜相隔甚遠,孩子在成都,我一時半刻卻是見不到的。”
典韋挫著手道“小孩子身體弱,顛簸不得,眼下也只能是讓君候父子分離一陣子了,君侯不要著急,早晚能見到。”
劉琦嘆息道“這確實是無可奈何的一件事,但為了孩子的身體,也只能是認了只是孩子不在身邊,這名字又該怎么辦”
典韋搖晃著碩大的腦袋道“君侯急糊涂了不是給孩子起名字,自當由君侯親自來起,旁人怎能代勞縱然蜀地與襄陽相隔數千里,但君侯若是真給孩子起好了名,咱們荊州也不缺快馬,就派人持君侯家書,八百里加急飛速入京,不就得了么”
劉琦伸手拍了拍典韋的肩膀,道“想不到這一次,你的思維居然要比我快,我這真是當局者迷了。”
說到這的時候,便見劉琦開始滿院的轉悠,一邊轉一邊思索。
“起個什么名字好么”劉琦摸著下巴仔細地尋思著。
少時,卻見他重重地一拍手,道“有了。”
說罷,便見他沖著里面喊道“來人啊,取筆墨和桌案來”
府中的侍從行動很是迅速,不多時就把桌案和筆墨還有縑帛端到了劉琦的面前。
劉琦伸了伸手,擼起了長袖,持起毛筆,旁邊的典韋則幫著他磨墨。
劉琦在縑帛上,用飛白體工工整整地寫下了兩個大字。
劉興
“劉這個念什么”典韋喃喃地重復了一遍。
“劉興興國安邦,中興漢室,扶保陛下”劉琦轉頭看向典韋,道“名字么,不用起的太雅,只要能夠表示我輩對大漢的赤誠之心,便足夠了。”
典韋一個勁地點頭道“是是君侯所言甚是這名起的好”
“派人,將這兩個字快馬加鞭送往蜀中,親自交于夫人手上。”劉琦一伸手,將那縑帛交給了典韋。
典韋急忙伸手接過,然后匆匆忙忙的去安排人了。
“站住”劉琦突然沖著典韋喊了一句。
典韋一下子就停了下來。
“何事”
“告訴張允,將我適才說的那三句話,讓衛士署的人在各州郡中廣為傳頌,明白嗎”
典韋不明所以地看著劉琦,忽然想不起來劉琦適才說什么了。
劉琦長嘆口氣,道“興國安邦,中興漢室,扶保陛下”
典韋聞言恍然大悟。
“諾”
不久之后,各州郡都開始傳頌劉琦得子之后,為兒子取名,寓意為興旺漢室,扶保皇帝的意思,其忠君愛國之心日月可鑒。
劉協自然也知道了這個消息。
對于劉琦的忠心,劉協很是滿意,當下親自派人前往襄陽慰問,對劉琦得子表示祝賀。
而河北方面,袁紹派遣使者入京,表示愿意遵從朝廷的旨意,派兵北上征討三王部和鮮卑諸族,同時還會負責督促南匈奴王庭返回美稷縣駐扎,不讓它們威脅到雒陽的通知。
劉協對此很是開心,在他看來,袁紹此舉屬于自己舉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有苦只能往肚子里咽
但王允,劉虞,李儒,楊彪,朱儁,士孫瑞等人卻不這么想。
這些人都深知袁紹的秉性,在他們看來,袁紹是不可能讓自己吃這種啞巴虧的,他一定是還有什么后招。,,